一、深化思想建设,筑牢政治根基
1. 强化理论武装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核心学习内容,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系统学习,每月至少组织2次集中学习,并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强化线上学习。
开展“循迹溯源”活动,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学习,结合“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举办党史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增强党性修养。
2. 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对照“四查四找”行动,通过自查自纠、群众监督、谈心谈话等方式查摆作风问题,重点整治文山会海、公车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并公开接受监督。
深化“1+X”协同监督制度,联合纪检部门开展“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基层战斗力
1. 优化党组织建设
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科学调整党组织设置,确保党建与业务架构匹配。例如,市农业农村局计划6月底前完成党支部换届,同步推进“田头支部”“船头支部”等特色组织建设。
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开展“两强两优”模范党支部创建,推广“积分制”党员管理模式,将履职情况与评优挂钩。
2. 加强党务干部与党员队伍建设

实施党务干部“进阶计划”,通过专题培训、跨部门交流提升能力,对表现突出者在晋升评优中优先考虑。
严把党员发展关,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组织实践锻炼;落实党员联系群众“1+3+N”机制,每名党员结对帮扶3户群众,定期走访。
三、聚焦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1. 党建引领安全与发展
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行“党建+安全监管”模式,如丽江监管局要求党支部牵头排查核心风险,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防责任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产业发展中,探索“产业链党建”模式,整合农业、矿产等资源,推动“五彩农业”“四美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
2. 服务群众与基层治理
深化“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讲;推广“驻村连心”“包乡走村”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动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如环境整治、扶贫助困,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公益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强化监督保障,确保责任落实
1. 完善责任体系
建立“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参与”三级责任链,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
2. 严格督导考核
实施“月度督导+季度评估+年度考核”机制,通过交叉检查、述职评议等方式跟踪进度,对落实不力者约谈问责。
将党建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占比不低于30%,并与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
3. 营造积极氛围
开展“稻花香里话担当”“强城先锋”等品牌创建活动,挖掘典型案例并通过党建信息平台宣传;每季度评选“党员先锋岗”,树立标杆。
下一步工作重点
清单化推进:4月底前各单位制定《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细化措施与时限,上报备案。
创新载体:推广“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组织生活线上记录、党员学习实时监测,提升管理效能。
资源整合:统筹党建经费向基层倾斜,确保每个党支部年度活动经费不低于2万元,强化阵地建设。
通过以上部署,形成“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业务融合—监督闭环”的全链条工作体系,确保2025年党建工作高质量落地。具体实施情况可参考各来源单位的细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