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的党员交流研讨材料框架与核心内容,综合多篇参考资料整理而成,供参考:
2025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党员交流研讨参考提纲)
一、对照检查重点方向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开展查摆:
1. 政治引领作用: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政治纪律执行等;
2. 党性修养与纪律作风:涵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效性、调查研究深度、担当创新意识等;

3. 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聚焦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精细化水平;
4. 服务群众能力:涉及群众路线贯彻、民生问题解决实效等。
二、存在问题及具体表现
(注:以下问题需结合支部实际补充案例)
1. 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不足
学习存在“应知应会”倾向,对“两个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等理论精髓的实践运用能力较弱,未能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破解工作难题的具体举措。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形式化,学习后研讨不深入,缺乏对上级政策(如优化营商环境、基层治理创新)的精准落地。
2. 党内政治生活“辣味”不足
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好人主义”倾向,自我剖析多停留在表面问题,缺乏触及思想根源的深度。
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3. 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仍存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有效搭建平台(如业务攻坚小组、党员先锋岗)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党员教育管理“一刀切”,未针对青年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
4. 担当创新意识需强化
面对新任务(如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改革)时,习惯依赖传统路径,缺乏“破局”魄力。
调研存在“蜻蜓点水”现象,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社区养老、就业服务)的解决措施不够精准。
三、问题根源剖析
1. 理论武装不扎实: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导致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足。
2. 宗旨意识淡化: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决策时“从群众中来”的方法运用不娴熟,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精准性需提升。
3. 责任担当弱化:面对复杂任务时存在“求稳怕乱”心理,攻坚克难的韧劲不足,制度执行刚性有待加强。

四、整改措施与方向
1. 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
建立“学-研-用”闭环机制,每季度开展“理论+实践”案例研讨(如结合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业务),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推行“微党课+红色研学”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如党建APP)增强学习吸引力。
2. 严肃党内生活,增强组织活力
制定《批评与自我批评负面清单》,明确“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等禁止性行为,要求班子成员带头揭短亮丑。
创新“主题党日+”形式,联合社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业务联建等活动,提升党员参与感。
3.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设立“党员攻坚项目”,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如科技创新、民生工程)组建党员突击队,实行“领题-破题-结题”全流程管理。
建立党员积分制考核,将业务绩效、群众评价纳入党员评议体系,强化结果运用。
4. 强化为民服务实效
开展“下沉一线”行动,班子成员每月至少2次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时办结(如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培训需求)。
推广“网格化+数字化”治理模式,通过党员联户、智能平台收集群众诉求,实现“接诉即办”。
五、
党支部将以此次组织生活会为契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定整改任务清单并公示进度,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确保问题整改见行见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参考来源:
支部班子问题查摆与整改方向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要求
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