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四个意识”对照检查材料中常见的问题查摆方向及具体表现,结合多个来源的对照检查案例整理而成,供参考:
一、政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理论学习不深不透
对党的创新理论学用脱节,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理解核心要义。例如,学习新思想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不足。
政治敏锐性不足,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发声、引导舆论的意识和能力。
2. 政治执行力不足
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存在“时差”,对新政策消化吸收慢,执行过程中存在“等靠要”思想,导致工作推进滞后。
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存在“老好人”心态,对下属单位违规行为监督提醒不及时。
二、大局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全局观念不强
工作中存在部门利益优先倾向,未能站在整体高度统筹协调。例如,基层单位在处理项目时注重部门便利,忽视全局战略布局。
决策时缺乏跨部门协作意识,对非分管领域工作参与度低,导致整体效能未充分发挥。
2. 服务群众意识淡化
工作中“对上负责”思想较重,深入基层调研走形式,对群众实际需求了解不深,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不够精准。
三、核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自觉性不足
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表态不够鲜明,对错误言论和行为的斗争意识不强,存在“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倾向。
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未达到“红脸出汗”效果。
2. 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
履行“一岗双责”存在敷衍,对分管领域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严,谈心谈话重形式轻实效,思想动态掌握不全面。
四、看齐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对标先进存在差距
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例如,在推进改革时沿用老经验,未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经验。
作风不够扎实,存在重部署轻落实、重宏观轻微观的现象,对难点问题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
2. 自我要求不严格
日常行为存在“小节无害”思想,例如超标准接待、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整改不彻底。
党性锤炼不足,以工作繁忙为由放松理论学习,导致理想信念“总开关”拧得不紧。
问题根源剖析(共性问题)
1. 思想建设弱化: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未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 宗旨意识淡化:群众立场不坚定,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主动性不足。
3. 担当精神不足:面对复杂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
4. 纪律约束松懈: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认识不足,压力传导层层递减。

整改方向建议
1. 深化理论武装: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结合实践研讨提升政治能力。
2. 强化责任担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改革攻坚中主动作为。
3. 严格党内监督:压实“一岗双责”,通过专项督查和警示教育筑牢纪律防线。
4. 践行群众路线:开展“一线工作法”,建立民生问题台账并限时办结。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