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admin112025-03-29 15:53:2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的重要体系,涵盖责任体系、采购管理、加工操作、卫生监督等多个环节。以下结合最新政策及规范要求,综合整理关键制度要点: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主体责任体系

1. 校长(园长)负责制

  •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需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陪餐制度(每日校领导与学生共餐)、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如膳食委员会),并落实“月调度”隐患排查。
  • 对承包经营的食堂实行“双食品安全总监、双安全员”制度,同步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 2. 承包经营与校外供餐管理

  • 食堂承包需公开招标,明确退出机制,禁止转包或分包;校外供餐单位需具备集体配送资质,优先选择通过HACCP认证、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 二、人员管理规范

    1. 健康与培训制度

  • 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年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或皮肤感染者不得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 每日晨检记录异常情况(如发热、腹泻),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2. 操作卫生要求

  • 穿戴清洁工作服帽,专间操作需戴口罩;接触食品前严格洗手消毒,禁止佩戴饰物。
  • 三、食品采购与验收

    1. 索证索票与进货查验

  • 采购食品需查验供应商资质(营业执照、检疫证明等),保留进货票据,建立电子台账。
  • 大宗食材(米、面、油等)须集中采购,定期评估供应商资质,建立供应商退出机制。
  • 2. 禁购食品清单

  • 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无标识、超保质期或未经检验的肉类及制品。
  • 四、加工与储存规范

    1. 加工操作标准

  • 生熟分开处理,肉类与蔬菜分池清洗;食品中心温度需≥70℃,禁止回收食品再加工。
  • 中小学食堂不得制作凉拌菜、改刀菜,避免高风险食品。
  • 2. 储存与留样管理

  • 食品分类存放(离地≥10cm),定期清理过期产品;每餐次食品需留样≥100g,冷藏保存48小时并记录。
  • 冷库温度控制在-18℃以下,定期除霜,食品容量不超过设备70%。
  • 五、卫生与监督机制

    1. 餐具消毒与环境卫生

  • 餐具物理消毒为主,化学消毒需符合国家标准;餐厨废弃物专用容器存放,定期消杀病媒生物。
  • 加工场所每日清洁,配备防蝇、防鼠设施,定期检查设备卫生。
  • 2. 满意度测评与自查制度

  • 每学期开展师生及家长满意度测评,公开结果并督促整改。
  • 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检查,每周全面排查,记录问题并闭环整改。
  • 六、应急与责任追究

    1. 应急处置预案

  •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明确责任人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 发生食源性疾病需立即报告卫生部门,封存问题食品并溯源索赔。
  • 2. 责任追究

  • 对未落实制度的学校,教育部门可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责。
  • 引用来源

    以上制度整合自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及2025年国务院、教育部最新通知,具体实施需结合属地监管要求。如需完整文件或操作细则,可参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及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配套指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