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另一边教案—《宇宙的另一边》三年级下册

admin72025-03-29 15:53:21

以下是基于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的教案设计,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大胆想象”和课文特点,分两课时展开,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以儿童视角展开对宇宙另一边的奇妙想象,通过对比现实与幻想世界,展现反向思维和诗意表达,符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适合作为习作单元的想象训练素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密”等10个字,掌握“流淌、思绪”等词语。
  • 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复述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体会作者反向想象的表达方式。
  •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比朗读、小组讨论,发现“倒影式想象”的规律。
  • 仿照课文句式,运用反向思维或“加法”“乘法”等手法创编想象片段。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梳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体会反向想象的表达特点。
  • 难点:仿照课文展开合理且富有创意的想象,并流畅表达。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宇宙图片、倒影动画、生字书写示范)。
  •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宇宙的资料(如星球、星系图片)。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 整体感知内容,梳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图片激趣: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提问:“你对宇宙有哪些了解?猜猜宇宙的另一边会是什么样?”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如“另一边是镜像世界吗?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任务

  • 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词,标注自然段。
  • 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 2. 生字词学习

  • 重点指导易错字:“秘”(右部“必”穿插书写)、“密”(上中下结构,末笔舒展)。
  • 结合动作理解“气喘吁吁”“穿梭”等词语。
  • 三、梳理秘密,发现规律

    1. 秘密清单

  • 学生分享画出的句子,教师汇总:
  • 城市、街道、房子、孩子是“倒影”。
  • 季节相反(冬雪变夏雪)、太阳西升东落、石头会开花。
  • 数学课变成“自然加法”(如“大地万物+大雪=一片白茫茫”)。
  • 2. 规律探究

  • 提问:“作者的想象有什么共同点?”(反向思维,现实与幻想形成对比)。
  • 四、书写指导与小结

    1. 范写“淌、梯、铃”等左右结构字,强调左窄右宽。

    2. 小结:宇宙的另一边是现实的倒影,充满奇妙的反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宇宙的另一边教案—《宇宙的另一边》三年级下册

    1. 深入品读语言,感受想象的趣味性。

    2. 仿写创编,交流宇宙另一边的更多秘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流淌、秘密、思绪、穿越。

    2. 回顾: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有哪些?

    二、品读语言,体会奇妙

    1. 聚焦关键句

  • 对比朗读现实与幻想句(如“我爬楼梯”与“他下楼”),感受反向想象的趣味。
  • 赏析数学课描写,提问:“为什么这样的数学课更吸引人?”(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充满画面感)。
  • 2. 情感朗读:配乐朗读第8-9自然段,想象画面。

    三、创编想象,合作交流

    1. 想象训练

  • 仿照句式:“在宇宙的这一边,______;那么,在另一边,______?”(例:现实中的鱼在水中游,另一边的鱼可能在天空飞)。
  • 运用“加法”或“乘法”创编片段(如“春风×柳枝=万条绿丝绦”)。
  • 2. 小组展示:评选“最具创意想象”,教师点评并引导合理性和语言美感。

    四、拓展延伸

    1. 阅读链接:推荐《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等想象类文本。

    2. 作业设计

  • 必做:写一段宇宙另一边的“语文课”场景。
  • 选做:绘制“想象岛”手抄报,展示创编内容。
  • 板书设计

    宇宙的另一边

    现实:冬雪、、石头静止……

    想象:夏雪、西升、石头开花……

    方法:反向思维 | 加法/乘法 | 诗意联想

    设计亮点

  • 双线并进:既落实字词基础,又通过“发现规律—模仿创作”提升想象能力。
  • 情境驱动:借助多媒体和互动活动,让抽象想象具象化,贴合儿童认知特点。
  • 读写结合:从文本赏析到创意表达,实现语文要素的梯度落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