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重阳节的经典诗词名句及古诗赏析,结合了登高、思乡、咏菊等主题,展现古人重阳情怀的多样表达:
一、登高望远,感怀人生
1.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诗人借登高之景,抒发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却以豁达之态应对,插菊痛饮,笑对秋光。
2.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中秋水倒映雁影,与友人携酒登山,意境开阔中隐含世事沧桑。
二、异乡漂泊,佳节思亲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朴素语言道尽游子思乡之情,成为千古绝唱。
2.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
身处异乡,鸿雁南飞更添愁绪,反衬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三、咏菊寄情,孤傲高洁
1.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以白菊自喻,虽处繁华却独守孤洁,暗含对高洁品格的赞颂。
2.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菊花不羡高处的瓦松,借物言志,表达淡泊名利的超然。
四、时光易逝,悲秋叹老
1.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苏轼《定风波·重阳》
坦然面对衰老,以豁达之心消解悲秋之叹,尽显超脱。
2.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张可久《蟾宫曲·九日》
秋日西风与白发相映,黄花凋零暗喻人生迟暮,凄清中透出沧桑。
五、家国情怀,壮怀激烈
1. “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以菊喻革命豪情,一扫传统悲秋之气,展现革命者的昂扬斗志。
2.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边塞重阳的豪迈,将个人壮志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
经典古诗推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喻人瘦,写尽相思凄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借菊花两次遭摘,暗喻人生多舛。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塞外重阳的孤寂,家国离恨交织。
文化意蕴
重阳诗词常以登高、茱萸、菊花为核心意象,既有对生命短暂的喟叹,也有豁达超脱的哲思,更寄托了思乡怀人、家国天下的多重情感。如需完整诗词或赏析,可参考《全唐诗》或古典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