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与基本原则
1. 法律依据
依据《会计法》《小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制定,确保财务行为合法合规。
小企业会计核算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坏账准备),实际损失发生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需与税法协调,减少纳税调整,部分会计处理直接采用税法规定。
2. 内部控制与监督
岗位分离: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账目登记。
定期盘点:现金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每月核对并编制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每年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审计机制:定期内部审查,必要时引入第三方审计。
二、岗位职责分工
1. 财务经理
制定财务制度、预算及成本控制方案,监督执行。
协调税务申报、资金调配及风险管理。
2. 会计
负责记账、报表编制、税务申报及会计档案管理。
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参与库存与应收款管理。
3. 出纳
管理现金/银行日记账,确保日清月结;支票与印鉴分管,禁止签发空头支票。
现金超限额(如1万元)需及时存入银行。
三、核心财务制度
1. 现金与银行管理
现金使用:严禁白条抵库,大额现金存取需双人同行。
支票管理:登记支票号码、用途及限额,作废支票需标注并留存。
2. 支出审批与报销
借款流程:出差/采购借款需填写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及总经理审批;前账不清后账不借。
费用报销:发票需经手人签字并附入库单(如采购),审批权限分级设定,紧急情况下可事后补签。
3. 预算与成本控制
制定年度预算:分解至部门,涵盖收入、成本及现金流预测。
成本优化:通过集中采购、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支出需严格审核。
4. 资产与库存管理
固定资产:单价1000元以上设备需登记,折旧年限按类别划分(如机器设备10年)。
库存控制:定期盘点,采用先进先出(FIFO)原则,避免积压。
四、税务合规与报表
1. 税务管理
定期申报:增值税、所得税等需按时完成,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发票管理:确保交易真实性,禁止虚开发票。
2. 财务报表
编制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定期分析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毛利率)。
简化处理:小企业可不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五、工具与技术支持

1. 财务软件应用
推荐工具:如简道云,支持自动化记账、报表生成及数据分析,减少人为错误。
数字化管理:通过条码/RFID技术优化库存跟踪。
2. 风险应对
建立紧急资金池,防范突发资金短缺。
定期评估财务风险(如流动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六、特殊注意事项
1. 制度简化
避免冗杂流程,重点突出关键控制点(如大额支出审批、现金限额)。
2. 人员培训与合规
定期培训财务人员,更新财税政策知识。
实行岗位回避:直系亲属不得担任会计主管与出纳。
总结
小企业及小工厂的财务制度需兼顾合规性与实操性,重点在于:明确岗位权责、强化现金/资产监管、优化成本与预算、利用数字化工具。通过定期审计与风险分析,可提升财务透明度与抗风险能力。具体细则可参考《小企业会计准则》及财政部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