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愿意尝试各种食物。
2. 初步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知道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3. 能在集体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喜欢吃XX,因为它能让我长高”。
二、活动准备
教具:小狗和小狗妈妈手偶、常见食物图片(如胡萝卜、鱼肉、牛奶等)。
材料:蔬菜沙拉或水果拼盘(供幼儿品尝)。
故事素材:《好宝宝不挑食》《三只小熊》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手偶故事引发兴趣
教师用手偶讲述《小灰狗挑食》的故事,提问:“小灰狗为什么差点被风吹跑?”引导幼儿发现挑食的危害。
2. 讨论与互动
角色扮演:以狗妈妈的口吻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挑食的习惯?怎么帮助小灰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
食物营养分析:展示食物图片,提问“牛奶能让我们长高吗?鱼肉对眼睛有什么好处?”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营养知识。
3. 实践体验
品尝活动:提供蔬菜沙拉,鼓励幼儿尝试平时不爱吃的食物,并分享感受。
儿歌巩固:学唱《吃饭不挑食》,在律动中强化健康饮食意识。
4. 总结延伸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记录幼儿一周饮食,并在班级群分享进步。
食谱互动:每日餐前讨论食谱,如“今天吃菠菜,它会让我们变强壮哦!”
小班安全教案《认识危险》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行为(如异物塞耳鼻、触碰电源等),了解其危害。
2. 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发现危险要告诉大人”。
3. 培养安全游戏的习惯,避免因好奇引发意外。
二、活动准备
教具:危险行为图片(如、攀爬高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触摸”)。
视频素材:动画短片《乐乐和佳佳的危险经历》。
儿歌:《安全小卫士》。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图片观察与讨论
展示图片(如小朋友将珠子塞进鼻孔),提问:“这样做对吗?可能会发生什么?”引导幼儿识别危险。
2. 情境模拟与学习
危险标志认知:通过“红圈禁止”游戏,让幼儿圈出图片中的危险行为(如玩插座、乱吞小物件)。
儿歌学习:通过《安全小卫士》律动,记忆安全规则:“小珠子不塞鼻,电源插座我不碰!”
3. 视频与案例分析
观看动画《乐乐和佳佳》,讨论:“佳佳为什么肚子疼?乐乐爬窗台会发生什么?”结合班级真实案例强化安全意识。
4. 实践演练
安全游戏:模拟“发现危险物品”场景,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处理(如告诉老师或家长)。
互动问答:“如果看到小朋友玩打火机,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表达自我保护方法。
四、延伸活动
家庭任务:家长与幼儿共同绘制“家庭安全地图”,标注家中危险区域(如厨房、阳台)。
班级环境:在活动室张贴安全提示图,如“尖锐物品收纳处”。
设计亮点
1. 多感官参与:健康课通过“故事+品尝”调动味觉与语言表达;安全课通过“图片+律动”强化视觉与动作记忆。
2. 家园联动:通过饮食记录、安全地图等任务,将教育延伸到家庭,形成合力。
3. 生活化情境:结合幼儿日常行为(如挑食、玩插座),增强教育的实用性。
注意事项:活动中避免恐吓性语言,多用正面引导(如“吃胡萝卜会像小兔子一样跳得高”)。安全演练需在教师监护下进行,确保模拟情境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