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成语及出处
1. 按图索骥
出处:《相马经》(战国时期伯乐的故事)
寓意:讽刺机械照搬教条的行为,或中性含义指按线索寻找。
2.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原为“掩耳盗钟”)
寓意:讽刺自欺欺人、闭目塞听的态度。
3. 杞人忧天
出处:《列子·天瑞》
寓意:比喻无根据的忧虑,讽刺庸人自扰。
4.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寓意:盲目模仿他人,反而丧失自我。
5.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
寓意:拘泥旧例,不懂变通。
6. 自相矛盾
出处:《韩非子》
寓意:言行前后抵触,无法自圆其说。
7.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
寓意: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8. 亡羊补牢
出处:《战国策》
寓意:及时补救可减少损失。
9. 叶公好龙
出处:《新序》
寓意:表面喜爱,实则畏惧,讽刺虚伪。
10. 狐假虎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
寓意:倚仗他人权势欺压弱者。
二、其他常见寓言成语
三、寓言成语的特点
1. 来源广泛:多出自先秦诸子典籍(如《韩非子》《庄子》《战国策》),或后世史书(如《晋书》)。
2. 寓意深刻:通过简短故事讽刺人性弱点或揭示哲理,如“智子疑邻”批判主观偏见,“井底之蛙”讽刺目光短浅。
3. 结构凝练:四字格为主,易传诵且内涵丰富,例如“画蛇添足”浓缩了楚人争酒的情节。
如需更完整的列表,可参考《韩非子》《庄子》等古籍或现代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