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工作
1. 专题研讨与课程创新
本学期以科学教育为特色,成立科学活动小组,通过“做中学”模式引导幼儿探究自然现象(如“有趣的分离”“认识弹性物品”等),培养观察与动手能力。
结合“多元整合”新教材,调整教学方法,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互动质量。
2. 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教研沙龙、观摩课等活动,教师评课与反思能力显著提升,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团队整体发展。
年轻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设计方面进步明显,如通过区角活动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3. 语言与艺术教育
开展幼儿讲故事、英语律动活动,增强语言表达与跨文化兴趣;美术活动中鼓励个性化创作,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兴趣组。
二、保育与安全工作
1. 卫生保健
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关注幼儿健康动态,及时处理发烧、手足口病等异常情况。
生活护理细节优化,如定时饮水、衣物更换,但部分班级存在湿衣裤现象,需加强冬季护理。
2. 安全常规教育

通过应急演练、安全课程(如防火、交通安全)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定期检查园内设施,排查安全隐患。
本学期仍有个别抓伤、磕伤案例,需进一步规范户外活动监管。
三、家长工作
1. 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利用班级博客、微信群分享教育动态,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
开展亲子活动(如节日主题、运动会),增强家园互动,但个别家长对课程通知细节反馈不足,需优化沟通方式。
四、问题与反思
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目标把握不足,需加强针对性培训。
班级常规培养不均衡,小班幼儿午睡、如厕环节存在管理压力,需优化保教分工。
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深化科学教育特色,推进课程游戏化,关注幼儿个性化发展,提升保教质量。
二、重点工作
1. 教育教学优化
课程设计:新增“自然探索”主题,结合季节开展种植、气象观测活动,强化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培训:组织新教材研读、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区级教研,提升创新能力。
2. 保育与健康管理
精细化护理:制定冬季保暖方案,规范运动前后衣物增减流程,减少感冒率。
膳食改进:联合营养师调整食谱,开展“健康饮食”主题活动,培养幼儿饮食卫生习惯。
3. 安全与应急能力
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安全主题周(防拐骗、防溺水),结合情景模拟增强幼儿应对能力。
设施维护:定期检修大型玩具、电路设备,建立安全台账,责任到人。
4. 家园协同深化
家长学校:开设“科学育儿”线上讲座,提供亲子游戏资源包,提升家庭教育参与度。
个性化沟通:针对新生家长进行家访,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定期反馈发展评估。
三、具体措施
班级管理:细化一日常规,中班重点培养任务意识(如值日生制度),托班强化分离焦虑干预。
环境创设:增设“科学角”“阅读吧”,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评价机制:推行幼儿发展档案,记录语言、社交等关键指标,作为教学调整依据。
目标:通过以上举措,实现幼儿综合素质提升(如小班自理能力达标率90%),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安全事故率降低至0.5%以下。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