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管理与生活教育

1. 班级常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独立进餐、如厕、洗手、穿脱衣物等基础技能,逐步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行为规范:建立班级规则,如排队、轻声说话、玩具归位等,通过游戏和儿歌形式强化习惯。
情绪适应:通过安抚、趣味活动和师生互动,帮助新生缓解分离焦虑,融入集体生活。
2. 卫生保健管理
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消毒工作。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等。
关注幼儿饮食健康,制定科学食谱,确保营养均衡。
二、教育教学计划
1. 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健康:通过体育活动(如模仿操、器械游戏)增强体质,培养安全意识。
语言:鼓励幼儿用完整句子表达需求,通过故事、儿歌提升语言能力。
社会:引导幼儿学习分享、合作,认识家庭和幼儿园的角色关系。
科学:探索自然现象(如季节变化、动植物生长),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艺术:开展绘画、手工、音乐活动,激发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 主题活动设计
结合节日和季节设计主题,如“秋天来了”“庆元旦”,融入手工、观察和实践。
每月安排特色活动,例如10月“交通安全教育”、11月“健康饮食周”。
三、家长工作重点
1. 日常沟通
利用家园联系栏、微信群定期更新幼儿动态,分享育儿知识。
通过接送时段与家长简短交流,反馈幼儿表现并提供个性化建议。
2. 家园共育活动
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手工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感。
每学期召开家长会,讲解班级计划及家庭教育配合要点。
四、安全工作与应急管理
1. 安全教育:通过情景模拟和故事教学,让幼儿掌握防溺水、防火等基础安全知识。
2. 环境安全:定期检查玩具、设施的安全性,消除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
五、学期阶段性安排(示例)
9月:适应环境,建立常规,开展“我爱幼儿园”主题活动。
10月:巩固自理能力,组织秋游观察自然。
12月:冬季保健教育,筹备元旦庆祝活动。
1月:学期总结,进行健康评估并向家长反馈。
六、特殊需求支持
关注个体差异,如对体弱幼儿调整饮食,对内向幼儿加强社交引导。
定期与家长沟通特殊需求幼儿的进展,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引用依据
常规管理参考网页1、10、12。
教育教学结合网页10、25、53。
安全与卫生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网页15及后勤管理网页58。
通过以上计划,幼儿园小班可实现保育与教育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体实施需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