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聚焦建党百年与时代楷模故事,通过跨越时空的讲述与科技化呈现,为青少年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以下为观看心得的核心感悟:
一、理想传承:红色基因的永恒力量
节目以《宣言》为切入点,展现了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点燃救国理想。李宏塔(李大钊之孙)讲述祖父将收入投入革命事业、仅留一块大洋给家人的故事,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传承。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护边疆72年,其儿女承诺继续护边使命,印证“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的家国情怀。这些故事让观众深刻体会到,理想不仅是个人追求,更是代际相传的精神火炬。
二、奋斗精神:平凡与伟大的双向奔赴
节目中,彭士禄院士(中国首任总设计师)的女儿彭洁回忆父亲隐姓埋名、从孤儿成长为科学家的经历,诠释了“愿将此身长报国”的奉献精神。东京奥运健儿杨倩、陈芋汐等“00后”运动员的拼搏故事,则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荣誉的担当。张桂梅校长带领山区女孩改变命运的历程,证明教育是托举理想的重要力量。
三、历史使命:百年征程与未来担当
节目通过“时光放映机”对比今昔:1921年的积贫积弱与2021年的全面小康形成强烈反差。上海南站从战火废墟到高铁枢纽、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创新之城的变迁,折射中国带领人民“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壮阔历程。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在空间站展示“巡天太极”,象征着科技强国理想的实现,激发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热情。
四、多维启迪:形式创新与价值共鸣
节目突破传统课堂模式,采用“天地连线”(空间站直播)、“戏剧化演绎”等创新手段,增强沉浸感。抗疫英雄、脱贫攻坚模范等多元讲述者构成的“榜样群像”,覆盖不同领域,让青少年看到理想的多样性。特别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的集体寄语,如黄大发的“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以朴实语言传递震撼力量。
五、个人反思:理想照进现实的行动方向
观看后深刻认识到,理想的实现需兼具“仰望星空”的胸怀与“脚踏实地”的坚韧。如节目中“护边少年”拉迪尔誓言继承父志,提醒我们“奋斗”不是口号,而是代际接力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无论是深耕科研、扎根基层,还是传承文化,皆可成为照亮未来的星火。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历史课,更是一场理想教育的盛宴。它用百年党史的厚重、时代楷模的温度和科技人文的交融,为青少年锚定精神坐标。正如节目尾声所言:“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唯有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方能在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