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早年生活教案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

admin142025-03-29 15:53:2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梳理丘吉尔早年生活的主要事件,理解其成长经历与性格特点。
  • 品味文章幽默自嘲的语言风格,分析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
  • 掌握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默读与精读结合,提升信息提取和文本分析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丘吉尔成功的核心因素,联系自身实际思考人生规划。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丘吉尔自信、坚持的品质,认识兴趣与努力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 辩证看待考试与评价体系,树立多元发展的价值观。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梳理丘吉尔早年生活的关键事件,分析其性格特点与成功因素。
  • 难点:品味幽默语言中的自嘲与自信,理解“萤火虫”等比喻的象征意义。
  •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课堂导入(5分钟)

  • 情境创设:展示丘吉尔二战时期的照片及名言“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而热情不减”。
  • 问题引导
  • “你认为伟人的早年生活一定是光鲜的吗?为什么?”
  • 结合海涅与波音总裁的案例,引出“兴趣与坚持”的主题。
  • 2. 整体感知(10分钟)

  • 任务一:默读课文,梳理事件
  • 学生填写表格,概括丘吉尔的四段关键经历:

    | 事件 | 具体内容(原文摘录) | 丘吉尔的态度/情感 |

    |--|-|-|

    | 入学考试 | 拉丁文试卷答非所问 | 无奈、煎熬 |

    我的早年生活教案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

    | 学习英语 | 专注母语学习 | 自豪、自信 |

    | 征兵考试 | 以倒数成绩通过 | 庆幸、幽默自嘲 |

    | 军事志向 | 玩具锡兵激发兴趣 | 坚定、热爱 |

    (参考)

    3. 深入探究(20分钟)

  • 任务二:小组讨论关键问题
  • 问题1:“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如何体现丘吉尔的自我认知?(比喻意义:弱小但发光;象征自信与独特性)
  • 问题2:丘吉尔“场场考试失败”却最终成功,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分析其品质(如坚持兴趣、发挥特长、抓住机遇等)。
  • 问题3:文中哪些语言体现了幽默自嘲的风格?(例:“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后两位同学退学了”)
  • 任务三:角色扮演
  • 学生分角色朗读丘吉尔与校长的对话(第3段),体会威尔登博士“不以分数取人”的教育智慧。

    4. 拓展应用(10分钟)

  • 活动:反思与规划
  •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
  • 1. 你是否有过类似丘吉尔的“尴尬经历”?如何应对?

    2. 你的兴趣或特长是什么?如何将其与未来发展结合?

  • 教师成功需要“坚定信念、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 5. 作业布置(5分钟)

  • 必做:写一篇300字读后感,围绕“兴趣与成功”的关系。
  • 选做:以“我的闪光点”为题,仿照课文风格写一段自传性文字。
  • 四、板书设计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事件:考试失败 → 专注英语 → 军事志向 → 成就人生

    品质:自信、坚持、幽默、善于抓住机遇

    启示:兴趣引领方向,努力成就未来

    五、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通过表格梳理与小组讨论,学生能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角色扮演增强课堂互动性。

    2. 改进方向:可补充丘吉尔二战时期的演讲视频,强化人物形象;对“考试制度”的讨论需引导学生避免偏激。

    参考资料

  •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原文及背景资料。
  • 韩寒案例与牛津大学招生故事的对比分析。
  • 教学设计案例。
  • 通过此教案,学生不仅能掌握文本内容,还能在人生规划上获得启发,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