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记:月圆人团圆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和爷爷奶奶团聚。一进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奶奶正在厨房忙活红烧排骨和油焖大虾呢!午饭后,爷爷提议全家一起做手工月饼。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面团压扁包上豆沙馅,再刻上花纹。虽然我做的月饼歪歪扭扭,但奶奶夸我“有模有样”。
晚上,我们搬着小凳子到院子里赏月。月亮像个金色的大玉盘,躲在云层里若隐若现。爸爸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抬头望着月亮,仿佛看到玉兔在桂树下捣药。妈妈递给我一块蛋黄月饼,咬一口甜咸交织,和天上的月亮一样圆满。爷爷奶奶笑着说:“一家人在一起,月亮才更亮呢!”
这个中秋节,有美食、有故事,更有浓浓的亲情,真希望每天都能这么幸福!
中秋节日记:雨中的别样团圆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雨
今年的中秋节下雨了,我趴在窗边叹气:“月亮公公是不是躲起来了?”妈妈摸摸我的头说:“月亮在和我们捉迷藏呢!”
虽然不能赏月,但家里的团圆饭一样热闹。姑姑带来了莲蓉月饼,叔叔变魔术般从包里掏出一盏兔子灯。我们围坐在餐桌旁,边吃火锅边玩“诗词接龙”。我抢着背“举头望明月”,爸爸接“低头思故乡”,连五岁的弟弟也摇头晃脑念“小时不识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妈妈提议用彩纸做月亮。我剪了一个圆圆的“月亮”,画上桂树和玉兔,贴在客厅玻璃上。打开小夜灯,暖黄的光透过彩纸洒在地上,仿佛月光真的溜进了家里。
原来,团圆的心意比月亮更明亮!
小贴士:
1. 结构参考:开头点明节日→详细描述活动(如做月饼、家庭游戏)→结尾表达情感。
2. 语言风格:多用比喻(如“月亮像玉盘”)、拟人(如“月亮捉迷藏”)和口语化表达,更显生动。
3. 创意灵感:可结合天气(如雨天)、特色活动(如猜灯谜、做手工)增加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