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的意思全文译文

admin102025-03-24 12:55:14

全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题目中“九月九日”的含义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古代以“九”为阳数之极,双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意在避灾祈福。

全文译文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的意思全文译文

  • 译文:独自漂泊他乡,成为异地的游子;每逢佳节来临,对亲人的思念便愈发浓烈。
  • 解析:开篇以“独”“异”二字强化了游子的孤独感,“倍思亲”则成为表达节日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译文:遥想故乡的兄弟今日登高远眺,人人头插茱萸时,却发现少了我一人。
  • 解析:诗人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乡兄弟登高时的场景,以“少一人”的遗憾反衬自己的孤寂,情感含蓄而深沉。
  • 创作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的意思全文译文

    此诗为王维17岁时所作。他因仕途追求离开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漂泊于长安与洛阳之间。蒲州位于华山以东,故称“山东兄弟”。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触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艺术特色

    1. 朴素真挚的语言:全诗无华丽辞藻,却以“独”“异”“倍”等字直击游子心境,情感直白而深刻。

    2. 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半部分写自身处境,后半部分虚写兄弟登高,形成时空与情感的双重对比。

    3. 文化意象的运用:茱萸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既点明节日背景,又暗含祈福与遗憾的双重意蕴。

    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漂泊的孤寂,更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尽古今游子的共通情感,成为中华文化中思乡主题的经典之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