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三字经全文及译文;三字经一句一翻译原文

admin82025-03-02 01:28:59

一、人性与教育

1.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来本性善良,天性相近,但后天环境和习惯差异导致品性不同。

出处

2. 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若缺乏教育,本性会变坏;教育的关键在于专注和坚持。

出处

3.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孟母三次搬家为孟子选择良邻;孟子逃学时,她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警示他学习需坚持。

出处

4. 原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窦禹钧用正确方法教育五个儿子,皆科举成名。

出处

二、责任与学习

5.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生养不教育是父母之过;教育不严格是老师懈怠。

出处

6.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幼时不学习,年老时将无所作为。

出处

7.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不雕琢不成器,人不学习则不懂礼仪与道义。

出处

8. 原文: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孩童应亲近师友,学习礼仪规范。

出处

人之初三字经全文及译文;三字经一句一翻译原文

三、孝悌与德行

9. 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孝道应为人之本。

出处

10. 原文: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孔融四岁让梨,尊敬兄长是首要准则。

出处

11. 原文: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先学孝悌,再学知识;从识数到读文章,循序渐进。

出处

四、自然与宇宙

12. 原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三才”指天、地、人;“三光”为日、月、星辰。

出处

13. 原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循环不息。

出处

14.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译文:金木水火土“五行”,源自数字组合变化。

出处

五、历史与文化

15. 原文: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稻、麦、豆等六谷是人类主食。

出处

16. 原文: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马牛羊等六畜由人驯养,为生活所需。

出处

17. 原文: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仁、义、礼、智、信是五常准则,不可混乱。

出处

完整性与延伸

《三字经》全文较长,涵盖历史、地理、等内容。例如后续部分讲述中国朝代更迭(如“炎宋兴,受周禅”)、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因篇幅限制未全列。如需完整版,可参考古籍或权威注释本。

引用说明: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版本,主要参考网页的原文及翻译,部分译文经调整以统一表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