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应急预案-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

admin82025-03-01 12:40:51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总则

1. 目的

规范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流程,最大限度降低院内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鼠疫、霍乱、新冠等)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

3. 工作原则

  • 预防为主:强化日常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
  • 分级响应: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不同级别响应机制。
  • 科学处置:依法依规开展隔离、消毒、救治和信息发布。
  • 二、组织管理

    1. 应急指挥小组

  • 组长:院长(总指挥),负责统筹决策和资源调配。
  •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院感科主任,协助指挥与协调。
  • 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护理部、总务科、保卫科负责人等。
  • 职责:启动预案、调配资源、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等。
  • 2. 专业工作组

  • 医疗救治组:负责病例诊断、隔离治疗及转运。
  • 院感控制组:指导消毒隔离、人员防护及环境监测。
  • 后勤保障组:保障防护物资、药品、设备及生活物资供应。
  • 信息联络组:负责疫情上报、舆情应对及对外沟通。
  • 三、监测与报告

    1. 日常监测

  • 门诊预检分诊台筛查发热及可疑症状患者,登记信息并引导至发热门诊。
  • 各科室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院感科。
  • 2. 疫情报告

  • 时限:发现疑似病例后2小时内上报至属地疾控中心及卫生行政部门。
  • 内容:病例基本信息、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初步处置措施。
  • 3. 信息化支持

  • 部署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与疾控平台数据实时共享。
  • 四、应急响应分级与措施

    1. 三级响应(一般疫情)

  • 启动条件:发现单例疑似传染病病例。
  • 措施
  • 病例就地隔离,启动院内专家会诊。
  • 密切接触者登记并医学观察。
  • 加强环境消毒及医务人员防护。
  • 2. 二级响应(局部暴发)

  • 启动条件:同一科室或区域出现3例以上关联病例。
  • 措施
  • 封锁相关病区,暂停非必要诊疗活动。
  • 扩大密接者筛查范围,加强全院消毒频次。
  • 启动应急病房,调配医疗资源。
  • 3. 一级响应(全院扩散)

  • 启动条件:疫情跨科室传播或涉及社区。
  • 措施
  • 全院封闭管理,限制人员出入。
  • 设立独立隔离区,实施分区诊疗。
  • 请求上级部门支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五、关键控制措施

    1. 病例管理

  • 确诊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或专用隔离病房,执行“一人一策”救治方案。
  • 疑似病例单间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 2. 消毒与防护

    传染病应急预案-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

  • 患者活动区域每日至少2次终末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
  • 医务人员按风险等级穿戴防护装备(如N95口罩、防护服等)。
  • 3. 人员管控

  • 限制探视,对陪护人员实行健康监测。
  • 全院职工每日健康打卡,异常者立即离岗排查。
  • 4. 信息发布

  • 统一口径发布疫情进展,避免不实信息传播。
  • 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解答公众疑问。
  • 六、保障机制

    1. 物资储备

  • 常备3个月用量的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及急救药品。
  • 2. 培训与演练

  • 每季度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 3. 多部门协作

    传染病应急预案-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

  • 与疾控中心、社区、公安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疫情快速处置。
  • 七、附则

    1. 预案修订:根据疫情变化及政策要求,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2. 责任追究:对瞒报、缓报或处置不力者依法追责。

    参考来源:综合自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相关文件。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医院实际调整,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