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的“惊险”与欢乐
寒假的第一天,我和表哥约好去城墙上放鞭炮。我们买了“窜天猴”“仙女棒”和几盒摔炮,兴奋地爬上城墙。城墙的土坡陡峭,我爬到一半时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幸好表哥一把拽住我的衣领,这才化险为夷。坐在城墙边,我们点燃“窜天猴”,它“嗖”地蹿上天,炸出一朵金色的花,引得路过的孩子们纷纷驻足拍手。表哥调皮地把摔炮丢在我脚边,吓得我跳起来,他却笑得直不起腰。这时,妈妈在远处喊我们回家贴春联,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口袋里还揣着没放完的摔炮,边走边丢,一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贴春联的“乌龙”事件
除夕那天,爸爸买回一副春联,我自告奋勇要贴。结果把“福”字倒着贴了,妈妈哭笑不得:“福‘倒’了,福气也到了!”我赶紧撕下来重贴,却发现胶水粘得太牢,最后连春联纸都扯破了。爸爸摇摇头,递给我一卷透明胶带,教我轻轻按压边角。贴完后,我得意地站在门口欣赏,却发现上下联贴反了——原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是上联,要贴在右边!全家人笑成一团,最后还是爸爸踩着凳子重新调整。虽然闹了笑话,但红彤彤的春联映着雪地,显得格外喜庆。
包饺子的“艺术创作”
年初二,奶奶带着全家人包饺子。我学着擀皮,结果面皮厚薄不均,有的像荷叶边,有的像小飞碟。堂妹更离谱,把饺子捏成兔子形状,塞进一颗红枣当眼睛。奶奶笑着说:“这是‘玉兔迎春饺’!”大家纷纷效仿,包出元宝饺、月牙饺,甚至用胡萝卜汁染出橙色面皮。煮饺子时,姑姑的“兔子”裂开了嘴,我的“飞碟”沉了底,唯独奶奶包的饺子个个圆润饱满。吃着奇形怪状的饺子,蘸着醋和辣椒油,连汤汁里都飘着欢声笑语。
夜游灯会的“奇幻之旅
元宵节当晚,我们全家去古镇看灯会。河边挂满荷花灯,桥上盘旋着龙形灯,最震撼的是一棵三层楼高的“火树银花”,用上万盏LED灯编织而成。我和表弟举着糖葫芦穿梭在人群里,差点被舞狮队撞到。突然,一盏孔明灯卡在树梢,工作人员架梯子去摘,梯子却晃得厉害。表弟大喊:“快许愿!这是‘挂福灯’,愿望能实现!”我们闭眼合掌,再睁眼时,灯已随风飘远,化作夜空中一颗橙色的星。
感悟:平凡中的小确幸
这个寒假没有惊天动地的冒险,但城墙上的摔炮声、贴歪的春联、露馅的饺子、卡住的孔明灯……这些琐碎的趣事如同冬日暖阳,让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正如外婆说的:“福气不在春联正不正,而在笑声多不多。”原来最珍贵的年味,就藏在家人相聚的点点滴滴里。
引用来源:
灯会场景融合网页61的孔明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