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结合公司保密制度与办公室日常管理要求提炼的10条核心规定,涵盖信息保密、行为规范、安全操作等多方面内容:
1. 保密责任与协议签署
保密义务:全体员工需签署保密协议,明确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技术资料等敏感信息,离职或项目结束时必须归还或销毁所有涉密材料。
层级管理:根据信息敏感度划分“绝密”“机密”“秘密”等级,明确知悉范围,核心商密仅限授权人员接触。
2. 文件与设备安全管理

文件处理:保密文件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存储于专用保险柜或加密系统;纸质文件禁止随意摆放,电子文档需加密并限制访问权限。
设备防护:办公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设置密码,禁止使用个人存储设备处理机密信息;访客禁止进入涉密区域。
3. 电子数据安全规范
传输要求:机密信息通过加密邮件或安全通道传输,禁止使用个人邮箱或公共网络发送。
数据销毁:废弃文件需碎纸处理,电子资料彻底删除,涉密存储设备采用物理破坏方式销毁。
4. 日常行为准则
着装与礼仪:员工需穿着得体,禁止奇装异服;接待访客礼貌热情,禁止在办公区大声喧哗或接打私人电话。
工位管理:桌面物品摆放整齐,私人物品不得占用公共区域,垃圾桶禁止倒入液体或存放隔夜垃圾。
5. 访客与区域管控
登记制度:外来人员需提前申请并登记,禁止单独留在办公区;敏感区域安装监控系统,限制非授权进入。
会议管理:使用会议室后需清理桌面,文件及时归档,禁止遗留涉密资料。
6. 设备与电源管理
节能要求:空调温度设置(夏季≥26℃,冬季≤20℃),下班关闭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电源,最后离开者检查总闸。
安全操作:禁止私拉电线或超负荷用电,笔记本充电需有人值守。
7. 卫生与环境维护
公共区域:禁止在工位用餐,食品残渣倒入指定区域;吸烟需至指定地点,违者罚款。
个人卫生:定期清理工位,文件堆放高度不超过隔板,座椅离座后归位。
8. 违规处理与追责
纪律处罚:泄露机密信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降薪、解雇等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需赔偿并承担法律责任。
泄密上报:发现泄密隐患需立即报告,配合调查并采取补救措施。
9. 保密培训与意识提升
定期培训:新员工入职需接受保密教育,全员每年参与保密知识考核,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案例警示:通过实际案例解析违规后果,提升员工主动保密能力。
10. 文件归档与定期清查
归档要求:涉密文件按密级分类存档,定期移交档案部门;离职员工需办理文件交接手续。
年度检查:每年清查秘密载体,过期文件经审批后销毁,确保无遗留风险。
执行与监督:制度由行政部门与保密办公室联合监督,定期抽查执行情况,违规记录纳入绩效考核。
附则:本制度可根据公司发展动态修订,修订内容经管理层审批后公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