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与修养
1.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简析:诗书能滋养人的气质,使精神丰盈。
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观书》
简析:将书籍比作老友,朝夕相伴,情感交融。
3.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韩愈《符读书城南》
简析:学问是内在的财富,能伴随一生。
二、惜时与勤学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简析:少年时若不勤学,老来徒留遗憾。
2.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简析:沉浸读书时,时间如金,稍纵即逝。
3.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简析:青春短暂,学问需趁早积累。
三、实践与真知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简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避免空谈理论。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简析:广博阅读是写作灵感的源泉。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简析:学习需与思考结合,方能融会贯通。
四、志向与境界
1.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简析:功名成就离不开勤学苦读。
2.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
简析:读书的终极目标是心系家国与百姓。
3.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翁森《四时读书乐》
简析:读书是抵御虚度光阴的最佳方式。
五、哲理与趣味
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简析:经典需反复品读,深意自现。
2.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简析:读书与自然之趣相映成趣,心境悠然。
3.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陈师道《绝句》
简析:好书令人手不释卷,胜过无谓的社交。
这些诗句凝聚了古人对读书的深刻体悟,既有对时间的敬畏,也有对智慧的追求。若需完整列表或解读,可参考古籍或相关赏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