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题与选材:明确写作核心
1. 抓人物特点
人物的独特性可从外貌、语言、动作、兴趣、性格、生活习惯等多角度挖掘。例如:
外貌特征:如“爷爷的胡子又浓又密,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
性格特质:如“严厉的老爸总是眉头紧锁,但教育我时充满责任感”。
典型事例:选择能凸显人物核心品质的事件,如“清洁工默默捡起他人乱丢的垃圾”。
2. 典型事例筛选
一人一事法:通过一个完整事件集中刻画人物(如“小明因粗心忘带书包被妈妈批评”)。
一人多事法:用多个事例多角度展现人物(如“爷爷先嘲笑我学英语,后来自己也开始学”)。
二、结构搭建:凤头、猪肚、豹尾
1. 开头技巧

悬念式:用疑问句引发兴趣,如“你知道我要介绍谁吗?他就是我的爷爷”。
回忆式:“她叫王静虹,是我四年级的班长,她的轶事至今难忘”。
外貌描写:如“小伙伴肉嘟嘟的脸蛋上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2. 中间内容
多角度描写: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例如:
动作细节:“警察叔叔吹哨指挥交通,汗水浸透衣衫”。
语言特色:“爷爷说:‘不会英语,出国岂不被笑话?’”。
对比手法:通过前后变化或与他人的对比突出人物,如“粗心的好友孙超学习优秀但做事马虎”。
3. 结尾升华
抒情式:“我感激陈老师的教导,语文成绩因此提升”。
总结评价:“警察叔叔的敬业让我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细节描写技巧:让人物鲜活
1. 外貌描写
避免“千人一面”,抓住显著特征,如“哈利·波特的闪电疤痕”。
结合身份与环境:如“渔民皮肤黝黑,脚趾因长期划船而张开”。
2. 语言与动作
语言个性化:如“妈妈训斥:‘字这么难看,改了!’”。
动作细化:“他偷偷咬鸡腿,假装捡铅笔掩饰”。
3. 心理与神态
心理变化:“小青被批评后决心改正粗心”。
神态传情:“老人望着远方,泪水无声滑落”。
四、避免常见问题
1. 忌人物干瘪:避免仅用叙述,需结合多角度描写(如外貌+事例+心理)。
2. 忌情感平淡:融入真实情感,如“爷爷的幽默让我又爱又无奈”。

3. 忌结构松散:用“总—分—总”结构,确保逻辑连贯。
五、范文参考与仿写
1. 《严厉的老爸》:通过弹琴事件展现父亲的严厉与关爱。
2. 《我的爷爷》:用“学英语”和“找手机”两件小事刻画爷爷的幽默与坚持。
3. 《警察叔叔》:环境描写(烈日下指挥交通)烘托人物敬业精神。
写人作文需以人物为核心,通过典型事例与细节描写塑造立体形象,结合结构技巧与情感表达,避免平铺直叙。多观察生活,积累个性化素材,才能让笔下人物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