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劳模事迹材料
袁隆平(1930-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卓越贡献,是中国劳动模范的杰出代表。
科研攻坚,突破世界难题
1960年,面对国内粮食短缺,袁隆平立下“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誓言,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当时国际学界普遍认为水稻杂交无优势,但他带领团队历经十年试验,在1974年成功培育出首个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2号”,实现水稻亩产从300公斤到500公斤的飞跃。这一成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扎根田野,创新永不止步
他坚持“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的科研理念,常年扎根农田。即使年逾八旬,仍带领团队突破超级稻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的难关,推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中国累计推广杂交稻超56亿亩,全球40余国引种,年增产粮食可多养活8000万人。
淡泊名利,心系民生
尽管荣誉等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他始终穿着35元衬衫,将奖金投入科研基金。2020年病重时仍叮嘱团队“继续推进杂交水稻研究”。其“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
劳模精神内核
袁隆平用一生诠释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他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其事迹被写入多国教科书,成为全球农业科学领域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