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葛亮:家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虽为蜀国丞相,却一生清贫。临终前,他在给刘禅的奏章中自述:“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无忧。臣在外任职,所有开支皆取自官府,未另置私产。”他要求死后丧事从简,仅着便服入殓,墓穴仅容棺木。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育后代,成为清廉典范。
2. 公仪休:拒鱼以保清廉
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送鱼示好,他却坚辞不受。他说:“若因受贿丢官,便再无俸禄买鱼。今日拒鱼,是为长久食鱼。”此故事警示“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后果。
3. 羊续悬鱼:以枯鱼拒贿
东汉太守羊续收到下属送的活鲤鱼后,将鱼悬挂于屋檐下风干。待送礼者再来时,他指着枯鱼说:“你送的鱼在此,请勿再破费。”从此无人敢行贿,羊续得名“悬鱼太守”。
4. 杨震“四知”拒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东汉官员杨震拒绝县令王密深夜赠金,王密称“无人知晓”,杨震答:“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其清廉之名流传千古。
5. 陶母退鱼:公私分明
东晋陶侃任县吏时,送母亲一罐腌鱼。陶母原封退回,并告诫:“以公物赠私,非但无益,反增我忧!”陶侃从此恪守清廉,成为一代名臣。
6. 晏婴一裘三十年:厉行节俭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拒收景公所赐豪宅骏马。他说:“百官若效我节俭,百姓方能安居。”其节俭之风成为治国表率。
7. 刘宠“一钱太守”:清名重于金
东汉会稽太守刘宠离任时,百姓凑百文钱相送。他仅取一文投入江中,称:“此钱留作会稽江水之清。”后人誉其“一钱太守”。
廉洁小故事演讲稿范例(节选)
题目:以史为镜,养清廉之风
开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的《石灰吟》道出了廉洁者的铮铮铁骨。今天,让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清廉力量,让廉洁之光照亮心田。
1. 廉洁是立身之本
2. 廉洁需防微杜渐
3. 廉洁需传承践行
结尾: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同学们,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慎独慎微,做清廉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让廉洁之花在新时代绽放!
参考来源:
详细故事与演讲稿结构可查阅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