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一个名字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紧密相连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农民奋斗史,更是一部关于信仰、担当与创新的时代启示录。通过观看影片与阅读事迹,我深刻感受到这位基层员以毕生心血践行的“人民至上”理念,其精神如扎根土地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
一、实事求是:穿越时代的思想之光
吴仁宝最鲜明的品格是“实事求是”。他提出“吃透两头”的朴素哲学——既要吃透国家政策,又要吃透本地实际。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全国分田到户的浪潮,他结合华西人多地少的特点,坚持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最终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这种不盲从、不教条的智慧,体现了他对“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深刻理解。正如他所言:“不管东西南北风,不左不右不放松”,这种务实精神是华西村从贫困走向繁荣的根本动力。
二、为民担当:员的赤子之心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是吴仁宝的座右铭。他一生坚守“三不”原则: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最高工资、不拿最高奖金,将个人奖金1.3亿元全部捐给集体。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背村民的孩子求医、过继儿子为孤寡老人养老,用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无私品格,让群众信任他、追随他,也让华西村的凝聚力成为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创新求变:乡村振兴的破局智慧
吴仁宝的远见卓识贯穿华西发展的每一步。上世纪70年代“顶风”办五金厂,90年代组建全国首个村级企业集团,21世纪推行“一分五统”合并周边村,每一步都打破常规。他提出“村帮村、户帮户,全国富才是真富”,援建宁夏、黑龙江的“省外华西村”,将共同富裕的理念推向全国。这种敢为人先的魄力与“共同富裕”的格局,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生命不息:燃烧一生的信仰之火
吴仁宝用生命诠释“服务终身制”的誓言。即便罹患肺癌,他仍坚持每天工作13小时,临终前牵挂的仍是华西村的发展。他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种淡泊名利、鞠躬尽瘁的精神,让“员”四个字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时代的镜鉴与传承
吴仁宝的故事是一面镜子,照见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更是一盏明灯,指引乡村振兴的方向。他教会我们:信仰不是口号,而是“让人民幸福”的初心;创新不是空谈,而是“吃透两头”的智慧;奉献不是牺牲,而是“有难官先当”的自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吴仁宝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答卷。正如华西村的金塔,吴仁宝的精神永远矗立,见证着人“扎根土地、心系人民”的永恒誓言。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