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书作为班级或学校团组织的核心成员,其职责涵盖思想引领、组织管理、活动协调、服务同学等多个方面。以下是结合多篇资料的详细职责
一、思想引领与政治教育
1. 组织政治理论学习
定期召开政治学习会议,引导同学端正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章团史等,提升团员的政治觉悟。
2. 掌握思想动态
定期与同学谈心,了解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
通过“团员日记”观察同学思想状况,开展针对性教育。
3. 推动入党推优工作
在班内发展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引导同学向党组织靠拢。
二、组织管理与团务工作
1. 团组织建设
管理团员注册、团籍信息更新,确保数据准确。
执行团费收缴、团刊征订等日常团务。
2. 会议与汇报
召集支委会和团员大会,传达上级决议,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向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汇报工作进展。
记录团支部会议内容,整理工作手册。
3. 纪律与制度落实
监督团员遵守校规校纪,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对违纪团员进行教育或上报处理,维护团组织形象。
三、活动策划与协调

1. 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团日活动、主题教育讲座,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策划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推动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同学参与项目孵化。
3. 团队协作
协助班长管理班级事务,协调班委分工,避免“支书忙、委员闲”的现象。
四、服务同学与沟通桥梁
1. 权益维护与帮扶
关注同学权益,向学校反映合理诉求,协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帮扶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同学,提供辅导或物质支持。
2. 心理健康关怀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同学保持积极心态。
3. 沟通协调
与上级团组织、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递信息并争取支持。
五、自身建设与示范作用
1. 团干部培养
选拔和培训团干部,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纪律,积极参与活动。
2. 考核与改进
定期考核团支部工作执行情况,接受上级团组织评估。
根据同学反馈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
六、特殊职责(高校团支书)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组织暑期实践、社区服务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网络阵地建设:运营团支部新媒体平台,宣传正能量。
推优入党流程:严格把关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确保公正公开。
总结
团支书需兼具思想引领者、组织管理者、活动策划者和服务协调者的多重角色,其核心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全面发展,并为党组织输送优秀青年人才。具体职责可能因学校或院系要求略有差异,建议结合实际工作细则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