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以春节为主题的国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结合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适合学校、社区或单位开展:
一、活动主题
“双节共融·家国同庆”

将国庆的红色文化与春节的民俗传统结合,通过多元活动展现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
二、活动目标
1. 文化传承:深入挖掘春节与国庆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家国情怀:通过节日活动增强参与者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
3. 实践体验:结合手工、艺术、科技等形式,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文化溯源与创意展示
春节文化探究:组织学生/居民调研春节习俗(如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制作手抄报或短视频。
国庆历史回顾:通过老照片展览、红色故事会,讲述国庆背后的历史故事。
主题展览:设置“春节民俗角”与“国庆成就展”,展示传统手工艺品(剪纸、灯笼)与改革开放成果图片。
2. 互动体验活动
传统手工艺坊:
写春联·送祝福:邀请书法家现场教学,参与者书写融合国庆元素的春联(如“国泰民安春常在,家和业盛福满门”)。
剪窗花·绘山河:结合国庆主题设计剪纸图案(天安门、华表等),展现家国融合之美。
科技融合体验:
VR春节民俗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南北春节差异,如北方的庙会与南方的花市。
线上云祝福:搭建虚拟平台,参与者录制对祖国和家庭的祝福视频,生成“云端祝福墙”。
3. 主题文艺汇演

节目形式:
传统舞狮、民族舞蹈、红歌合唱、情景剧《春节与国庆的故事》。
学生自编节目:如相声《春节习俗趣谈》、诗朗诵《我的祖国》。
特色环节:
“家国记忆”访谈:邀请老战士讲述春节与国庆的变迁,传递家国情怀。
4. 公益实践行动
社区送温暖: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贴春联、包饺子,并赠送国庆主题纪念品。
环保倡议:结合春节“扫尘”习俗,开展社区清洁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四、活动实施步骤
1. 筹备阶段(活动前2周):
成立策划小组,分工负责宣传、物资采购、嘉宾邀请等。
通过微信公众号、海报等多渠道宣传。
2. 执行阶段(活动日):
上午:文化展览与手工艺坊体验。
下午:文艺汇演与公益行动。
晚上:线上互动(如猜灯谜、云晚会)。
3. 总结阶段:
收集参与者反馈,评选优秀作品并颁发证书。
整理活动影像资料,制作纪念册或宣传片。
五、创新亮点
跨时空融合:通过VR技术让春节民俗与国庆历史“穿越”互动。
双主题联动:将春节的“家文化”与国庆的“国文化”结合,深化文化认同。
公益赋能:将传统习俗转化为社会服务行动,提升活动社会价值。
六、注意事项
安全预案:大型活动需配备安保人员,设置应急通道。
疫情防控:提供口罩、消毒液,控制人流密度。
环保理念: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
通过以上设计,活动不仅能让参与者感受节日氛围,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对家国文化的理解,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