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市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与理论学习
1. 强化政治意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活动,全年撰写学习笔记20余篇,参与专题研讨12次,提升政治判断力与执行力。
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系统学习《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参与局级读书班,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2. 党建引领实践
以“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参与基层治理,如配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城管先锋营”品牌建设,在拆违攻坚、环境整治等任务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二、业务能力与工作成效
1. 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
拆违治乱:参与存量违建拆除专项行动,全年拆除违建78.22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3万宗,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08万辆次,提升街区秩序。
垃圾分类:推动388个小区“撤桶并点”,创建10个市级示范村,完成20座垃圾分类屋建设,组织宣传活动30余场,居民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5%。
设施改造:牵头完成8条主次干道“零高差”缘石坡道改造、2000个问题井盖整治,参与15座公厕适老化改造,市民满意度达90%。
2. 安全监管与风险防控
燃气安全:参与燃气隐患“大起底”排查,整改隐患3566处,推动老旧管网改造23公里,查处非法灌气窝点49起,保障用气安全。
桥梁管护:完成5座桥梁年度检测及病害处理,推进智慧桥梁监测系统安装,实现桥隧安全全覆盖。
3. 民生服务与创新实践
便民举措:试点“潮汐公厕”“可回收物收集推车”等设施,优化如厕与垃圾投放体验;划定17处摊贩疏导点,平衡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
智慧城管:参与智慧平台建设,运用AI技术监管环卫作业、垃圾分类全流程,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三、不足与改进方向
1. 专业能力待提升:对新兴领域(如智慧城管技术)掌握不足,需加强数字化管理培训。
2. 沟通协作需优化:跨部门联动效率较低,需完善问题转派与反馈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3. 群众工作需深化:部分政策宣传不到位,如垃圾分类入户指导覆盖率不足,需加强基层调研与互动。
四、2025年工作计划
1. 深化精细管理: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推动“小微空间”改造,打造5条精品示范路。
2. 强化安全保障:推进“瓶改管”工程全覆盖,加强燃气场站整合与管网改造二期项目。
3. 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公园+”“智慧+”场景,拓展自然教育、运动休闲等多元功能,提升市民获得感。
4. 提升专业素养:参与数字化管理、应急响应等专项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增强综合能力。

总结:2024年,本人在党建引领下,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核心理念,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但在精细化管理与群众服务上仍有提升空间。2025年将继续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