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结合多所高校论文规范及心理健康研究特点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模板(适用于大一学生),包含结构框架与写作要点:
一、论文封面
需包含以下信息(参考网页11、42):
论文题目:居中,黑体三号,如《“内卷”背景下大一新生社交焦虑的心理机制及调适策略》
作者信息: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宋体
提交日期:楷体,如“2025年3月28日”
二、摘要与关键词
1. 摘要(300-500字):
内容:概括研究背景、核心问题、方法、结论及现实意义。
示例:
> 本研究以某高校2024级大一新生为对象,采用SCL-90量表与访谈法,分析其入学后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及成因。结果显示,社交焦虑(47.3%)、学业压力(32.1%)、环境适应障碍(28.6%)为三大主要问题……
格式: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2. 关键词(3-5个):
示例:心理健康;大一新生;社交焦虑;干预策略
格式:宋体小四,分号隔开,末尾无标点。
三、正文结构
1. 引言(或绪论)
研究背景:结合社会热点(如“内卷”“空心病”)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用政策文件(如《教育部办公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研究意义:从个体发展(如学业表现)、家庭关系、社会稳定角度论述。
2. 问题分析(可分三级标题)
典型问题:
学业压力:如“高中到大学的评价体系转变导致自我价值感缺失”
人际障碍:引用数据(如“某校调查显示60%新生存在寝室矛盾”)
成因探讨:
内部因素:人格特质(如完美主义)、认知偏差(如灾难化思维)
外部因素:家庭教育模式(如过度保护)、社会竞争加剧
3. 教育对策
个体层面: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日记记录自动思维,重构非理性信念
正念训练:如呼吸冥想降低焦虑水平(引用实验数据)
学校层面:
心理筛查机制: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
朋辈辅导:高年级学生分享适应经验
4. 结论与展望
总结发现:如“大一阶段的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特征,需针对性干预”
研究不足:样本量局限、纵向数据缺失
未来方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心理预警系统
四、参考文献
格式规范(GB/T 7714):
期刊:[序号] 作者. 题目[J]. 期刊名, 年份, 卷(期): 页码.
示例:[1] 张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 心理科学, 2024, 47(2): 45-50.
书籍:[序号]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年份: 页码.
网页:[序号] 作者. 标题[EB/OL]. (发布日期). 链接
五、附录(可选)
调查问卷:如“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量表”
访谈提纲:如“关于宿舍关系的半结构化问题列表”
写作建议
1. 数据支撑:优先引用近5年文献(如2020年后),结合本校调研数据更佳。
2. 逻辑层次:使用分级标题(如“1.1.1 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避免内容混杂。

3. 查重率:控制在15%以下(知网标准),合理引用并规范标注。
4. 字数要求:大一课程论文建议3000-5000字,核心章节占比70%以上。
注:具体格式需以学校要求为准,建议参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中的基础框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