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铅笔不能咬》、铅笔不能咬教案大班活动反思

admin92025-03-07 15:48:08

大班安全教案《铅笔不能咬》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咬铅笔的危害,了解铅笔的正确用途及安全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握笔姿势,掌握应对铅笔意外伤害的简单急救措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文具使用习惯。

活动准备

  • 实物材料:铅笔、橡皮、玩具、苹果、饼干(用于对比可食用与不可食用物品)。
  • 多媒体资源
  • 安全使用铅笔的PPT课件(含咬铅笔危害的图片或动画);
  • 绘本《铅笔不能咬》;
  • 急救手册图示(清洗伤口、冷敷等)。
  • 辅助工具:彩纸、颜料、画笔(用于制作宣传海报)。
  •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实物对比:出示苹果、饼干与铅笔、橡皮,提问:“哪些可以吃?铅笔能放进嘴里吗?”引导幼儿区分可食用与不可食用物品。

    大班安全教案《铅笔不能咬》、铅笔不能咬教案大班活动反思

    2. 视频/图片展示:播放咬铅笔导致牙齿损伤、铅中毒的案例,引发讨论。

    二、核心内容(20分钟)

    1. 绘本共读:分享《铅笔不能咬》,结合插图讨论咬铅笔的后果(如牙齿歪斜、误吞铅芯等)。

    2. 小组讨论

  • 提问:“铅笔的正确用途是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险?”
  • 引导幼儿列举教室中不能咬的物品(玩具、积木等)。
  • 3. 安全规则学习

  • 通过PPT总结安全用笔规则:
  • 不咬铅笔,不用笔尖对人;
  • 正确握笔姿势(示范三角支撑法);
  • 使用后及时洗手,收纳至笔筒。
  • 三、互动实践(15分钟)

    1. 角色扮演:分组模拟“小老师”场景,纠正同伴咬铅笔、乱扔文具等行为。

    2. 制作海报:以“铅笔不能咬”为主题,小组合作绘制宣传画,图文结合展示危害。

    3. 急救演练:学习简单伤口处理(清洗、包扎),强调及时报告成人。

    四、总结延伸(5分钟)

    1. 规则巩固:张贴班级《文具安全公约》(如“不用笔尖戳人”“咬笔就扣分”)。

    2. 家园共育:发放《安全用笔家庭任务卡》,鼓励家长监督并拍照记录。

    活动反思

    1. 教学亮点

  • 通过实物对比和绘本故事,幼儿能直观理解咬铅笔的危害,参与度高。
  • 结合急救演练和海报制作,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
  • 2. 改进方向

  • 需加强日常监督,部分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仍出现咬笔行为,需通过“安全小卫士”角色强化习惯。
  • 可增加家长讲座,普及铅中毒知识,提升家园共育效果。
  • 3. 长期策略

  • 将安全用笔纳入班级常规检查,每周评选“文具小管家”。
  • 定期开展“危险物品识别”主题活动,扩展至剪刀、尺子等文具的安全使用。
  • 参考资料

  • 教案设计参考:网页1、17、19、49
  • 活动反思整合:网页32、33、37、43
  • 安全规则与急救措施:网页37、43、49

    大班安全教案《铅笔不能咬》、铅笔不能咬教案大班活动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