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史明理: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
党史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从诞生到壮大的历史逻辑。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的奉献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些红色基因启示我们: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唯有坚守初心,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
二、学史增信:理论指导实践,把握历史规律
党的百年历程是一部理论创新史。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次理论飞跃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例如,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挑战中,党始终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统筹全局、化危为机。这让我深刻领悟到:学习党史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增强“四个自信”。
三、学史崇德: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情怀
党史中的英雄人物如方志敏、黄大年等,以生命诠释了人的崇高品德。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党员的价值在于服务人民。工作中,无论是基层干警的细致档案管理,还是教师对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都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小我”融入“大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实践中践行使命。
四、学史力行:汲取奋进力量,担当时代责任
党史是一部攻坚克难的奋斗史。从井冈山斗争到抗美援朝,从两弹一星到航天强国,党始终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开创新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刻认识到:行动是最好的传承。例如,在乡村振兴中参与技术推广,在科技创新中突破“卡脖子”难题,都是对党史精神的生动实践。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以“钉钉子精神”投身现代化建设,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价值。
五、学用结合:立足本职,推动知行合一
1. 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课学习、红色经典阅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避免“学用脱节”。
2. 锤炼业务能力:如教师将党史融入课程设计,基层干部用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专业精进”与“思想升华”统一。
3. 树立底线思维:严守党纪党规,以张定宇、黄旭华等楷模为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党史学习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需以史为鉴、勇毅前行,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