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中国部分省市已开始试点或计划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但尚未实现全国性免费。以下为当前实施或规划免费学前教育的地区及政策要点:
一、已明确试点的地区
1. 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浙江湖州、衢州:作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试点,计划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幼儿园小班学费,公办园和部分普惠性民办园纳入免费范围,部分区县试点覆盖餐费和教材费。
广东珠三角城市(如广州、深圳):部分区县试点“3年全免费”,覆盖公办园和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园,财政按生均标准补贴。
2. 新疆阿克苏地区
针对农村和贫困家庭,优先推行小班免费政策,公办园学费全免,普惠性民办园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补贴降低收费。
3. 上海市
计划2025年率先在幼儿园大班试点免费,后续逐步向中班、小班延伸。目前上海公办园占比达84%,普惠园覆盖率达93%,财政投入将重点保障免费后的师资待遇和设施升级。
二、政策推进规划
根据2025年工作报告及《学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条,免费学前教育采取“三步走”战略:
1. 试点阶段(2025-2027年):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试点3年全免费,中部省份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农村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免费。
2. 推广阶段(2028-2030年):
建立中央与地方分档分担机制(如中西部中央承担80%),将免费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3. 完善阶段(2031-2035年):
全国实现3-6岁儿童免费学前教育全覆盖,重点解决中西部财政压力与民办园转型问题。
三、免费范围与限制
覆盖内容:当前免费政策主要免除保育教育费(基础学费),部分地区如浙江试点覆盖餐费、教材费,但兴趣班、校服等仍需家庭承担。
适用对象:优先保障农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等群体,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
实施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以地方财政为主(如上海、浙江),中西部依赖中央转移支付,部分地区仅限户籍儿童。
四、挑战与争议
1. 财政压力:中西部地区免费政策依赖中央补贴,部分地区因财力有限可能延迟实施。
2. 民办园转型:高端民办园可能面临生源流失,需通过购买服务或补贴转为普惠园。
3. 质量保障:免费后学位激增,需同步加强师资培训(如专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提升至85%)和监管,避免“小学化”倾向。
五、政策查询建议
家长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最新信息:
教育局官网:查询本地是否列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或免费试点。
幼儿园公示:关注普惠性幼儿园名单及收费标准调整。
国家政策追踪:《学前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地方财政配套方案将于2025年6月起陆续公布。
综上,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正处于试点与区域推进阶段,未来将逐步向全国扩展,但具体实施进度和范围需结合地方财政与资源调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