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必须”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硬性要求,主要涵盖管理体系、责任落实、风险防控等方面。根据要求,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 通用型“八个必须”
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基本管理要求,包括:
(1)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将安全作为生产经营的首要前提,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2)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形成纵向到人、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3)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生产流程规范化。
(4)必须保障安全设施设备:配置消防、通风、防护等设备,保障作业环境安全。
(5)必须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覆盖全员(含临时工),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
(6)必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排查风险,闭环整改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7)必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提升突发事故应对能力。
(8)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建立监管机制,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2. 特殊场景下的“八个必须”
如复工复产期间需额外满足:加强疫情防控、制定复产方案、开展专题会议、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危险作业防控、外委施工管理、应急准备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八大基本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行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需遵循以下八大原则:
1.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企业负责人需统筹生产与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
2. “三同时”原则: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需同步设计、施工、投产,保障本质安全。
3. “三同步”原则:安全生产需与经济发展、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实施、运作。
4. “四不伤害”原则:教育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他人,不被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责任未处理、整改措施未落实、教育未到位均不放过。
6. “五同时”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步安排安全工作。
7. 全员参与原则:建立全员责任制,推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
8.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源头防控。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四、实施建议
企业可结合《安全生产法》要求,通过以下步骤落实:
1. 制度整合:将“八个必须”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如目标责任、制度化管理等)。
2. 分级管控:针对不同岗位细化责任,强化高风险作业监管。
3. 科技赋能:利用监测预警系统、智能化设备提升安全水平。
4. 文化培育:通过培训、奖惩机制营造全员安全文化。
如需更详细的法律条款或行业案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地方性规范(如宁夏化工企业“八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