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晋)
强调尊师之情超越天地恩泽,甚至重于父母之恩。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唐)
定义教师的核心职责为传承真理、教授知识、解答疑惑。
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战国)
指出国家的兴盛与尊师重教密不可分。
4.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清)
强调求学过程中尊重教师的重要性。
5.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元)
比喻师生关系的终身性与深厚情谊。
6.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宋)
揭示教育的基础在于教师,而善行的根源在于教育。
7.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
说明快速求学的关键在于对教师的敬重。
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前苏联)
将教师比作塑造灵魂的匠人,凸显其职业的神圣性。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春秋)
倡导以谦逊态度向他人学习,无论对方地位高低。
10.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
主张尊重教师应超越世俗的身份与财富差异。
这些名言跨越时空,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尊师重教的文化内核与社会价值,体现了教育作为文明传承基石的深远意义。如需更多内容,可参考相关文献及网页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