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示范说课稿,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与教学实践设计,适合新教师参考使用: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第一课时,通过生活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及实际意义。
地位作用:作为2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从单一运算过渡到多步运算,培养逻辑思维和有序计算习惯。
学情基础:学生已掌握10以内加减法,但分步计算时易遗忘中间结果,需通过直观操作强化记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数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操作、观察讨论,发展有序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及数学应用兴趣。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及含义。
教学难点:分步计算时中间结果的记忆与应用。
三、教法学法
教法设计:
1. 情境教学法:以"农场喂小鸡"动态课件贯穿教学,将抽象运算具象化(如5只小鸡→飞来2只→再飞来1只)。
2. 操作体验法:通过学具摆小棒、数手指活动,强化分步计算过程。
3. 游戏竞赛法:设计"算式接龙"游戏,激发兴趣(如小组轮流计算"9+1+3")。
学法指导:
1. 观察表达:看图描述情境,如"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还剩几只?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不同计算方法,对比优化策略(如连加是否可用凑十法)。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3分钟)
动态课件:展示小明在农场喂5只小鸡的情景,提问:"如果飞来2只,再飞来1只,现在有几只?"引导学生用动作模仿小鸡数量变化,初步感知连加概念。
2. 探究新知(15分钟)
活动一:连加运算
活动二:连减运算
3. 巩固练习(10分钟)
4. 游戏拓展(7分钟)
5. 总结评价(5分钟)
五、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 + 2 + 1 = 8 8
└→7┘ └→6┘
(分步计算,牢记中间结果)
六、教学反思
1. 成功点:情境贯穿教学,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有效理解运算步骤。
2. 改进点:需关注计算速度慢的学生,增加课间手指操训练。
3. 创新点:将"数的分与合"融入连加教学(如5+2+1=5+(2+1)=8),渗透简算思想。
设计亮点:
此设计可灵活调整应用于《9加几》《认识图形》等课型,建议结合学情动态生成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