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百年史,砥砺中国行”这一主题深刻诠释了中国自1921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披荆斩棘、接续奋斗的壮阔历程。其内涵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百年征程的历史脉络
1. 革命与救亡图存
从嘉兴南湖红船启航到南昌起义的枪声,从遵义会议的转折到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国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成为民族觉醒的象征。
2. 建设与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推动经济腾飞,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深圳特区、浦东开发等实践成为改革开放的缩影。
3. 新时代的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如北斗导航、蛟龙号深潜)、经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如中美对话中的外交底气)等领域取得突破,印证了“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前进”的论断。
二、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升华
从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到抗击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中国人始终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迎难而上。钟南山院士72小时不眠抗疫、基层党员坚守岗位等事迹,诠释了“艰难方显勇毅”的精神。
党在百年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始终与实践探索同频共振,如“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战略的提出与实践。
无论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自力更生,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民生工程,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例如,泰康同济医院妇科团队的公益服务、人社系统“无业者有业可就”的承诺,均是初心的生动体现。
三、新时代的砥砺前行
1. 文化自信与精神弘扬
通过《东方红》《渔光曲》等经典文艺作品的重释,以及“学党史·声入人心”等主题活动,党史教育以艺术化形式深入人心,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
2. 青年使命与全球视野
“00后”见证了中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如中美高层对话中展现的底气。新时代青年需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信念,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接续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历史启示与未来展望
百年历程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族复兴。面向未来,需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定力应对挑战,如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新课题。
总结:百年党史是一部“用鲜血、汗水、勇气与智慧写就”的史诗,而“砥砺中国行”既是过去的总结,更是未来的宣言。从红船精神到抗疫精神,从脱贫攻坚到星辰大海的探索,中国始终是引领中国破浪前行的核心力量。正如《国际歌》所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