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 制度目的
规范生产秩序,保障安全生产,提高效率,维护企业利益与员工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适用于工厂全体人员,包括生产车间、技术及管理人员。

2. 管理原则
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导向,强调“高度自律、积极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
二、员工管理
1. 行为规范
着装与仪表:统一工服、佩戴厂牌(正面朝外),禁止穿拖鞋、佩戴饰品或留长指甲。
语言规范:倡导普通话,禁止使用侮辱性语言或地域歧视。
纪律要求:严禁窜岗、闲聊、玩手机、吸烟(指定区域外)、私自离岗。
2. 考勤管理
上下班:每日8小时工作制,提前5分钟到岗参加晨会,迟到早退扣罚工资,旷工按3倍日薪扣罚。
加班管理:需提前申请并经主管批准,加班时间计入考勤,超时需报备。
请假流程:逐级审批,紧急情况需事后补办手续,未批准离岗视为旷工。
3. 安全与保密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危险品进入车间,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严禁泄露公司技术资料、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三、生产管理
1. 生产计划与执行
按计划排产,严禁随意更改流程;发现异常需立即停工并上报。
物料领用需填写领料单,剩余物料及时退库,杜绝浪费。
2. 设备与工艺

设备操作需持证上岗,每日保养、每周维护、每月全面检查。
严格执行工艺文件,新员工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3. 现场管理(6S标准)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工具物料定点摆放,通道畅通,每日下班前清理工作区域。
边角废料分类存放,当日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四、质量管理
1. 三检制度
自检、互检、专检结合,不合格品禁止流入下道工序,需明确标识隔离。
质量事故需追责至个人,连带管理人员责任。
2. 标准执行
原材料、半成品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严禁让步接收不合格物料。
五、安全管理
1. 安全规范
消防器材定点放置,禁止占用安全通道,全员参与防火防盗演练。
危险操作需佩戴防护用具,设备异常立即停机报修。
2.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需保护现场并上报,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原因不清、措施不落实、责任不明、教育不到位)。
六、奖惩制度
1. 奖励措施
全勤奖、工龄奖、技术创新奖等,优秀员工可获额外福利或晋升机会。
2. 处罚措施
轻微违规:口头警告或罚款(如未佩戴厂牌、迟到等)。
严重违规:扣除工资、开除并追责(如盗窃、打架、重大质量事故)。
七、附则
制度解释权归厂办,修订需经管理层审议,新员工入职需签署确认书。
特殊岗位(如高温、高危作业)需额外遵守专项安全规程。
相关制度来源参考:
1. 生产车间员工管理制度细则
2. 员工守则与考勤规范
3. 设备与工艺管理要求
4. 安全与质量保障措施
如需具体条款或模板文件,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制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