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admin82025-03-20 17:22:34

教案一:音乐活动《三只猴子》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内容,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幽默感。

2. 通过手指游戏和角色扮演,增强合作能力与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三只猴子》音乐、手指玩偶、红色即时贴剪的“包”。

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播放歌曲,提问“猴子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为什么着急?”引导幼儿讨论。

2. 图谱学习:结合图片分句学唱,重点练习“摔了一个包”的节奏。

3. 游戏互动

  • 手指游戏:用左手三指模拟猴子跳跃,右手点指“摔包”。
  • 角色扮演:选3名幼儿戴头饰扮演猴子,其他幼儿伴唱,唱到“摔包”时贴红色贴纸。
  • 4. 情感延伸:讨论“如何安全玩耍”,渗透安全教育。

    教案二:美术活动《树叶粘贴画》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根据树叶形状进行创意拼贴,表现秋天主题画面。

    2. 发展观察力与艺术表达能力,萌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类树叶、胶水、彩纸、PPT(展示树叶创意作品)。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播放《小树叶》音乐,幼儿模仿树叶飘落动作。

    2. 观察想象:展示不同树叶,提问“这片叶子像什么?”(如银杏叶像扇子、蝴蝶)。

    3. 创作指导

  • 示范剪贴技巧:如用枫叶拼金鱼尾巴,柳叶作树枝。
  • 分组合作:提供主题(如“森林舞会”“海底世界”),鼓励自由组合。
  • 4. 作品展示:幼儿介绍作品,评选“最佳创意奖”“最美配色奖”。

    延伸活动:将作品装订成《秋天的故事》绘本,投放到语言区。

    教案三:科学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观察淀粉与碘酒的变色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现象。

    2. 培养科学探究兴趣与记录能力。

    活动准备

    淀粉、碘酒、滴管、馒头、土豆、记录表。

    活动过程

    1. 问题导入:出示馒头和土豆,提问“它们含有什么共同成分?”

    2. 实验操作

  • 将碘酒滴在不同食物上,观察颜色变化(淀粉遇碘变蓝)。
  • 分组测试其他材料(纸张、布料),记录结果。
  • 3. 讨论延伸

  • 为什么有的食物会变色?
  • 应用:警察用碘酒检测指纹(播放简短视频)。
  • 教案四:语言活动《守株待兔》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理解寓言寓意,懂得“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

    2. 通过角色扮演和续编故事,发展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

    活动过程

    1. 故事讲述:结合动画片《守株待兔》,提问“农夫为什么再也等不到兔子?”

    2. 辩论环节:分两组辩论“农夫是否还能等到兔子”,引导理性表达。

    3. 创意续编:分组续编故事结局(如农夫开始种田、帮助受伤动物)。

    4. 联系生活:讨论“学习中如何避免像农夫一样等待”。

    教案五:社会活动《变废为宝》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利用废旧物品创作手工作品,树立环保意识。

    2. 体验合作与创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盒、塑料瓶、纽扣、彩绳、胶枪(教师操作)。

    活动过程

    1. 参观展览:展示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如易拉罐高跷、纸盒汽车)。

    2. 创意制作

  • 小组任务:用纸盒制作“未来汽车”,塑料瓶设计“火箭”。
  • 教师辅助使用胶枪固定复杂结构。
  • 3. 作品展销会:模拟环保市集,幼儿介绍作品功能,投票“最实用设计”。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建议

    1. 跨领域整合:如科学+语言(实验后口述过程)、美术+社会(环保主题创作)。

    2. 家园互动:延伸活动可邀请家长参与(如亲子树叶画、家庭科学小实验)。

    3. 差异化指导:针对能力差异提供材料(如剪纸模板供能力弱幼儿使用)。

    以上教案均参考多篇优质资源,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细节。完整版教案及配套课件可查看来源网页获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