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022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心得与感悟总结,结合节目主题“奋斗成就梦想”及具体内容,分点论述如下:
一、主题解读:奋斗精神与时代使命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核心,通过冬奥冠军、科学家、航天员、生态守护者等不同领域的奋斗者故事,展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节目强调,无论是奥运赛场上的拼搏、农业科技的突破,还是生态保护与航天探索,都离不开“奋斗”二字。这一主题呼应了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时代背景,激励青少年以奋斗为底色,肩负民族复兴使命。
二、典型案例与深刻启示
1. 徐梦桃的“406张计划表”
冬奥冠军徐梦桃分享了四战冬奥的历程,她通过406张预案表应对赛场变化,最终圆梦金牌。她的故事启示:成功源于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与永不言弃的精神。正如她所说:“努力不一定在当下回报,但会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这教会青少年如何将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行动。
2. 谢华安院士的“金色种子梦”
82岁的谢华安院士扎根海南50年,培育出抗病高产水稻,为解决粮食问题奋斗终身。他布满老茧的双手象征着一代科学家的坚守,传递出“奋斗需脚踏实地,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他的经历让观众深刻理解“一粒种子如何改变世界”。
3.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
三代务林人用60年将荒漠变为全球最大人工林场,展现了代际接力与生态守护的意义。这一案例不仅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启发青少年思考“如何用微小行动积累伟大变革”。
三、精神内核: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节目通过抗美援朝飞行员陶伟、神舟十航天员陈冬等故事,强化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价值观。例如,海军严冬讲述护航中国渔船与海盗激战的经历,让观众感受到“和平年代仍需捍卫国家尊严”的使命感。节目还以《歌唱祖国》歌词收尾,升华了“五星红旗凝聚民族自豪”的爱国情感。
四、对青少年的现实意义
1. 树立目标与规划意识
徐梦桃的战术表、谢华安的科研日志等案例,教会青少年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目标,而非空谈理想。
2. 培养坚韧品格
节目中多次强调“失败是常态,坚持是答案”,如冬奥健儿的伤病经历、塞罕坝初期的植树失败,传递出逆境中成长的智慧。
3. 拓宽视野与格局
从青藏科考到问天实验舱,节目用实景课堂展现科技前沿,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为人类文明进步而学习”的格局。
五、观后感的写作建议
1. 结构参考(结合范文与模板)
2. 语言风格
避免空泛口号,多用细节描写(如谢华安的双手、徐梦桃的预案表)增强感染力,可引用节目原话或诗句升华主题。
2022年《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份“奋斗者宣言”。它用真实的故事告诉青少年:梦想的实现需要汗水浇灌,国家的强盛需要每个人的担当。正如节目所期许,新时代的青年应以“强国有我”的决心,在奋斗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