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路上你我同行观后感-《强国之路》观后感

admin52025-03-27 10:47:06

《强国路上你我同行》观后感:以信念为舟,共赴复兴之海

《强国之路》以恢弘的叙事视角,展现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历程。这部作品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未来的启示录,深刻诠释了“强国路上你我同行”的时代命题。通过影片中鲜活的人物、震撼的工程与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更是个体与民族命运交织的责任与使命。

一、历史传承:从屈辱到觉醒的强国之基

影片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开篇,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日本侵华的铁蹄践踏,无不警示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正如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历史的血泪呼唤着一代代中国人奋起直追。

纪录片中,秦孝公与商鞅变法的历史片段,映射出改革与开放对国家命运的决定性作用。正如“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始终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为底色,从“中国制造2025”到核心技术攻坚,无一不是当代改革的延续。

二、科技力量:创新驱动下的强国引擎

《强国之路》以华为Mate50的研发为例,展现了“摔不碎的玻璃”与北斗导航背后的“昆仑精神”。科研团队数千次实验的坚持,印证了“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硬道理。影片中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历程,更是将“超级工程”背后的工匠精神与自主创新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天眼、量子通信、5G技术等成就,不仅是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国家战略的缩影。正如格力电器以“自主创新”为底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每一步突破都是对“卡脖子”技术的突围。

三、青年担当:强国路上的接棒者

影片中,青年科学家申怡飞、曹原等人物故事令人动容。他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在5G核心技术与石墨烯领域实现突破,彰显了“青年强则国强”的真理。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提到的“无奋斗不青春”,恰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呼唤——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青年一代用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正如华为青年工程师在挑战中攀登技术高峰,当代青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投身强国伟业。

四、民族团结:多元一体的强国根基

强国路上你我同行观后感-《强国之路》观后感

《强国之路》特别强调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影片中,各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建设家园的画面,呼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从珎扈特人东归到西藏铁路的贯通,历史与现实共同证明:唯有团结,才能凝聚起“命运与共”的磅礴力量。

正如云南白药、郎酒等民族品牌以文化传承与创新走向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经济协作,正是国家繁荣的缩影。

五、反思与启示:每个人都是强国的“螺丝钉”

观后感触最深的是“强国非一日之功”。从纪录片《大国基石》到《中国制造2025》,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仍存,如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制造等依赖进口的现状,警示我们需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夯实基础。

影片结尾的“和平与发展”主题发人深省:强国之路不仅是硬实力的比拼,更是文明价值的传递。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合作共赢,这正是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

共赴山海,未来可期

《强国之路》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创新中寻找方向,以团结凝聚共识,用青春书写担当——这正是“强国路上你我同行”的真谛。正如影片所言:“五星红旗熠熠生辉,吾辈信仰万丈光芒。”愿每一位观者都能成为强国路上的“同行者”,以微光汇聚星河,共筑民族复兴之梦。

引用来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