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真难忘
时光如流水,冲刷着记忆的河床,但总有一些人如同河底的卵石,经年累月依然清晰可见。于我而言,那个卖海鲜的叔叔便是如此难忘的人。他用行动教会我诚信的分量,让我在成长路上始终铭记:最美的不是金子,而是人心的光芒。
初遇:藏在细节中的善意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随母亲到菜市场采购。海鲜摊前人头攒动,摊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麻利地挑拣螃蟹。母亲选中几只活蹦乱跳的蟹,他却突然将一只丢回水池:“这只死了,不能卖。”我诧异地问:“叔叔,你不怕亏钱吗?”他擦擦手笑道:“昧良心赚钱,觉都睡不踏实。”阳光洒在他沾着面粉的围裙上,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他平凡身影中闪烁的品格。
触动:对比之下的震撼
回家的路上,我忆起外婆曾被黑心商贩欺骗的经历。同样是商人,有人为蝇头小利丢弃诚信,有人却宁愿少赚也要守住良心。这让我明白,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职业,而在于心中的那杆秤。正如那位卖饼的老汉,即便寒风中苦等失约的孩子,也要将热乎的饼和余钱亲手交还,只因“承诺比利润更重要”。
成长:诚信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后来,我也遇到过诱惑。一次独自在家,我偷偷玩手机却被母亲撞见,慌乱中谎称在读英语。母亲欣慰的夸奖让我如坐针毡,最终鼓起勇气坦白。她并未责骂,反而欣慰于我的诚实。那一刻,我恍然明白:唯有真诚待人,才能像那位叔叔一样活得坦荡。正如父亲常说的:“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
尾声:平凡中的不平凡
如今,每当我路过菜市场,总会想起那位叔叔的笑脸。他的摊位早已搬走,但他的身影却在我心中定格成一盏明灯。生活中,正是这些平凡人用点滴善举编织成社会的温情之网,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后记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结合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突出“诚信”主题。素材参考了网页中“卖海鲜的摊主”“借手机给迷路孩子的阿姨”等情节,并融入个人经历,使情感真挚、结构完整。结尾升华主题,呼应开头,点明“难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