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指有意识地做出某种行为,常见近义词包括以下12个,涵盖不同语境和情感色彩:
1. 有意:强调存在明确意图或计划(例:他有意隐瞒真相)。
2. 存心:多用于贬义,指怀有不良动机(例:存心刁难)。
3. 蓄意:侧重长期谋划的恶意行为(例:蓄意破坏)。
4. 成心:口语化表达,指主观故意(例:成心捣乱)。
5. 居心:贬义,常与“叵测”连用(例:居心不良)。
6. 蓄谋:强调长期策划的负面行为(例:蓄谋已久)。
7. 刻意:用尽心思达到目的(例:刻意模仿)。
8. 有心:中性词,指有某种想法或意愿(例:有心帮忙)。
9. 用意:强调背后的意图或动机(例:用意明显)。
10. 特意:专为某目的行动(例:特意准备礼物)。
11. 挑升:较为生僻,等同于“故意”。
12. 故作:假装某种状态(例:故作镇定)。
反义词:意外、无意、无心、果真。
二、“故意”的写法
“故意”由“故”和“意”组成,具体笔画顺序如下:
`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撇、捺`。
`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点、斜钩、点、点`。
注意:在书法或历史文献中,部分写法可能因艺术或避讳调整。例如,康熙题写“避暑山庄”时,“避”字多一横,实为故意为之的例外,但现代标准写法需遵循规范。
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词典或书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