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您整合的《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PPT框架及教育教学随笔写作要点,结合书中核心思想与教育实践方法论:
一、《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PPT核心框架
1. 书籍与作者简介
作者郑英: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担任双班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之美”与“诗意育人”。
书籍定位:以散文式叙事探讨“教育向美”的育人理念,通过班级管理案例与哲学思考,提出“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
2. 核心教育理念

教育三重境界:
形胜:教师形象是教育的标签,需注重仪表与精神面貌(如郑英带学生玩雪时穿班服参与活动)。
气胜:培养书卷气、生活气、高雅气,通过阅读与实践积淀内涵(案例:定期带学生走进自然,培养审美与创造力)。
格胜:追求灵魂的高贵,以善良、思想深度与人格修为影响学生(如通过“纸飞机比赛”唤醒童真天性)。
教育之美:
生活之美:将日常琐碎转化为诗意仪式(如中秋寄明信片画月饼,大雪天带学生堆雪人)。
成人之美:尊重学生天性,搭建舞台让潜能绽放(案例:学生感叹无纸飞机时组织比赛)。
3. 教育实践案例
班级管理:通过“善意留白”处理学生问题,维护其自尊心(如学生犯错时给予解释空间)。
师生互动:用诗心与匠心结合,如六一节穿班服参与活动,让教育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4. 读书感悟与启示
教师角色:做教育的“行者、学者、智者、仁者”,以美善典范引领学生。
教育智慧:避免说教,通过“拐弯的方式”传递价值观(如用自然体验替代道德灌输)。
二、教育教学随笔写作指南
1. 选题与立意
有感而发:捕捉教学中的灵感瞬间(如课堂导入失败后的反思)或棘手问题(如学生矛盾处理)。
聚焦细节:从“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例如一次作业批改中的学生心理观察。
2. 结构与表达
叙事框架:背景→情境→解决→结果→评析(参考郑英案例中“问题产生-实践-反思”逻辑)。
语言风格:生动鲜活,避免理论堆砌。可模仿郑英的散文式文风,如“教育是向美而生的遇见”。
3. 提升技巧
创新视角:跳出常规看教育,如将“学生沉迷手机”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美育契机”。
积累与修改:建立“教育日记库”,定期整理碎片化思考(如郑英记录自然体验灵感)。
三、PPT设计建议
1. 视觉风格:采用雾蓝色、书卷黄等柔和色调,搭配自然元素(如书本、雪景插图)呼应“向美”主题。
2. 内容排版:
分屏呈现理论要点与案例图片(如左侧三重境界文字,右侧郑英与学生活动照片)。
用动态图表对比“传统教育”与“向美教育”差异。
3. 互动设计:插入反思性问题(如“你的教育中有哪些诗意时刻?”),引导听众结合自身实践思考。
四、资源推荐

PPT模板:参考“觅知网”动态宽屏模板,含配套文案与编辑功能。
延伸阅读:郑英《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朱永通《教育的细节》。
通过以上框架,可将郑英的教育哲学与随笔写作技巧有机融合,既展现书中精华,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建议结合个人教学案例,引用书中金句(如“师者,一半诗心一半匠心”)增强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