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admin162025-03-31 16:35:28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及相关行为规范文件,新版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融合。以下是核心要点及解读:

一、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核心内容(2015年修订)

1. 爱党爱国爱人民

要求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人民和中国。

2. 好学多问肯钻研

倡导课堂专注、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并养成阅读习惯。

3. 勤劳笃行乐奉献

鼓励学生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责任感。

4. 明礼守法讲美德

新版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礼让排队,爱护公共财物,保持公共卫生。

5. 孝亲尊师善待人

强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合作共处,虚心接受批评。

6. 诚实守信有担当

要求言行一致、不撒谎不作弊,借物及时归还,知错就改。

7. 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心态,不吸烟不喝酒,文明上网。

8. 珍爱生命保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防溺水防火,远离毒品,掌握自护求救技能。

9. 勤俭节约护家园

倡导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

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具体要求

行为规范是对守则的细化,涵盖学习、生活、社交、安全等多个维度:

1. 学习规范

  • 课堂专注听讲,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作弊。
  • 禁止上课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 2. 生活规范

  • 保持个人卫生,整理个人物品,参与家务劳动。
  • 遵守作息时间,合理使用网络,控制上网时长。
  • 3. 社交规范

  • 尊重师长和同学,使用礼貌用语,不欺凌他人。
  • 公共场所保持秩序,不喧哗插队。
  • 4. 安全规范

  • 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远离危险水域。
  • 保护个人隐私,警惕网络诈骗,抵制不良信息。
  • 5. 心理健康

  • 正确面对挫折,保持积极心态,不嫉妒不自卑。
  • 三、实施与教育保障

    1. 学校责任

  • 通过主题班会、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宣传等形式落实守则。
  • 结合惩戒规则(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违规行为分级处理。
  • 2. 家庭与社会协同

  • 家长需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志愿服务,避免过度保护。
  • 社区和媒体应传播正面案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四、修订背景与意义

  • 历史沿革:自1981年起多次修订,2015年版本整合了原《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突出时代性(如网络文明、垃圾分类)。
  • 目标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 如需具体文件全文或地方实施细则,可参考教育部官网或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配套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