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结合寒假大扫除主题的一年级学生日记范例与打扫教室教案设计,综合多篇教学资源整理而成:
日记范例:寒假大扫除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室大扫除!老师说要让教室"焕然一新"。我们分成小组,有的擦窗户,有的扫地,还有的整理图书角。我负责擦桌子,先用湿抹布把橡皮屑擦掉,再用干抹布擦一遍。小明个子高,擦黑板时踮着脚够到了最上面,大家都给他鼓掌!最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讲台底下有颗失踪很久的粉笔头,原来它一直藏在那儿。虽然累得满头汗,但看到教室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干净,心里特别开心!
一年级打扫教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常见清洁工具(扫把、簸箕、抹布等),了解大扫除的基本流程。
2.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扫地、擦桌子的方法,培养分工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体会劳动的成就感,养成爱护班级环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工具:儿童扫把(带短柄)、小号簸箕、拧干抹布、塑料水盆。
教具辅助:扫地步骤图(参考网页67视频分解动作)、清洁任务卡片(如"擦窗台""整理书包架")。
安全提示:强调不挥舞扫把打闹、湿手不碰电器等。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互动提问:"教室像我们的家,如果地上有纸屑、桌子脏了怎么办?"
展示对比图:凌乱教室 vs 整洁教室,引导学生说出"大扫除"的重要性。
2. 工具认知与示范(10分钟)
实物教学:逐一向学生展示扫把、簸箕等工具,演示正确握法(双手上下握扫把柄)。
扫地口诀:"垃圾聚成堆,轻轻扫进箕;桌椅抬一抬,缝里不藏灰"(改编自网页67视频)。
错误纠正:通过情景剧表演"胡乱扫地扬灰尘",让学生指出问题。
3. 分组实践(20分钟)
任务分配:
扫地组:沿墙壁向中间扫,避免重复清扫(参考网页67的推扫法)。
擦桌组:练习"湿擦去污渍→干擦防留痕"的步骤。
整理组:按图书角、卫生角分类摆放物品(参考网页25的收纳法)。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扫地时的身体姿势(弯腰不驼背)、抹布拧干技巧。
4. 总结与延伸(10分钟)
成果展示:拍照记录清洁后的教室,学生分享劳动感受。
习惯养成:张贴"每日值日表",轮流负责擦黑板、摆桌椅等简单任务(参考网页25的值日生制度)。
家庭作业:拍摄"我为家里做清洁"照片,下节课分享。
评价建议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工具使用是否规范、小组合作是否积极。
激励措施:颁发"清洁小卫士"贴纸,设置班级卫生积分榜(参考网页48的奖励机制)。
教学亮点
游戏化设计:将"找垃圾"设计为寻宝游戏,用磁铁吸附地面细小铁屑,增加趣味性。
跨学科整合:结合数学(分类整理图书)、科学(灰尘从哪里来)拓展知识。
此教案通过生活化场景与分层任务,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基础劳动技能,同时渗透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