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村委会在上级党委领导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三大主线,全年完成集体收入增长23%,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获评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这份成绩单凝结着全体村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彰显了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活力。
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在数字乡村建设大潮中,村率先构建"智慧网格+积分制"双轮驱动的治理体系。通过搭建覆盖全村的数字管理平台,将人口管理、环境监测、应急响应等16项功能整合上线,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域"。值得关注的是,村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获得的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全年累计兑换价值12.8万元,激活了基层自治内生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教授调研后指出:"这种将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自治手段融合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治理困境。"实践数据显示,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比例从去年的58%提升至82%,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0%,印证了治理创新的实际成效。
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村委会投入380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工程,为72户高龄老人安装智能监护设备,建成全市首个村级日间照料中心。教育保障方面,与县实验小学建立"校村共建"机制,每周开展线上名师课堂,惠及留守儿童63名,今年中考重点中学录取人数同比增加3倍。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长5.2公里的环村公路竣工通车,实现自然村"户户通"全覆盖。投资150万元改造的供水系统,使水质达标率从78%跃升至98%。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村民在县融媒体发起的满意度调查中给出96.2分的高分。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本村2000亩优质茶园资源,创新推出"企业+合作社+农户"三级联营模式。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加工中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通过开发茶旅融合项目,建成观光步道、茶文化体验馆等设施,全年接待游客8.6万人次,相关收入突破600万元。
数字经济赋能成效显著。培育本土电商团队12个,开展直播带货培训21场,打造"云上茶乡"区域品牌。据省商务厅统计,本村茶叶线上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45%,其中青年创业团队"茶语新说"单场直播创下53万元销售记录,成为乡村振兴新样板。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三清三拆"专项行动,拆除危旧房屋42间,整治黑臭水体3处。创新推行"垃圾分类积分银行",设立4个智能回收站,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35%。省生态环境厅专项督查组评价:"将生态保护与村民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完成600亩生态林修复工程,建成3个口袋公园。浙江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团队监测显示,村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8微克/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3200个,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村2024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全要素活力。未来需在数字治理深度应用、三产融合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议建立跨村产业联盟,探索人才回乡激励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好惠及全体村民。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