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总结_2024年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

admin72025-03-02 11:43:23

一、2024年工作成果与贡献

检验科工作总结_2024年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

1. 业务能力与检测任务

  • 全年完成检测标本量超15万例(住院12万+门诊7000+体检3万),发出报告单5万余张,临床用血量超10万毫升,同比工作量增长65%
  • 参与急危重症抢救9人次,输血37人次,确保抢救时效性与准确性,未发生用血事故或重大医疗纠纷。
  • 新开展糖化血清蛋白、凝血六项等6项检测项目,协助临床确诊疑难病例,推广检验结果与诊疗需求的精准对接。
  • 2. 质量与安全管理

  • 严格执行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参加省级及国家级质控活动,免疫、生化等项目评价均达优秀。
  • 完善仪器操作SOP文件,更新血凝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提升检测效率与结果可靠性。
  • 3. 科研与学习提升

  • 参与省级学术会议3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完成在职学历提升1人,科室学习考试通过率100%。
  • 通过临床安全用血管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等专项检查,科主任入选省级检验学术委员会专家。
  • 二、综合素质与服务提升

    1. 思想政治与医德医风

  • 积极参与医院政治学习及科室培训,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全年零投诉,拒收红包及礼品,获患者表扬信5封。
  • 优化窗口服务流程,落实“五米注视、三米微笑、一米欠身”标准化服务,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 2. 团队协作与创新

  • 在科室人员减少4人的情况下,主动加班超300小时,保障检测时效;建立临床沟通小组,定期收集反馈并改进流程,降低重复送检率30%。
  • 协助社区开展健康义诊3次,服务基层群众3000余人次,获“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
  • 三、存在不足与改进方向

    1. 问题总结

  • 劳动纪律需强化,偶有交接班记录不全;新项目推广初期存在临床沟通滞后问题。
  • 科研产出相对薄弱,未完成年度SCI论文目标,新技术应用深度不足。
  • 2. 改进计划

  • 优化流程:推行电子化交接班系统,建立危急值报告即时响应机制,减少人为疏漏。
  • 深化合作:每季度组织临床科室座谈会,联合开展检验项目宣教,提升临床满意度。
  • 科研突破:2025年计划申报市级课题1项,开展分子诊断技术培训,推动精准检验发展。
  • 四、2025年工作规划

    1. 核心目标

  • 检测量增长20%,新增肿瘤标志物、遗传代谢病筛查等5项检测项目。
  • 参与国家级室间质评,力争优秀率100%;推动科室通过ISO 15189认证。
  • 2. 个人成长

  • 考取副主任技师职称,完成在职硕士学业,主导1项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 五、对科室发展的建议

    1. 设备与信息化:建议引入AI辅助报告审核系统,缩短TAT时间;优化LIS系统,实现与HIS数据实时互通。

    2. 人才培养:建立“导师制”带教模式,选派骨干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储备复合型人才。

    2024年是检验科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的一年,个人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了专业能力与服务理念的双重突破。展望2025年,将以更严谨的态度、更创新的思维,为临床与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检验服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