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admin132025-03-12 03:23:59

以下是结合母亲节主题与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的班会方案,旨在通过感恩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情绪管理能力:

一、班会主题

“感恩母爱·心向阳光”

通过母亲节感恩活动与心理健康知识融合,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力量,学会表达情感,同时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沟通。

2. 认知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方法。

3. 行为目标:通过实践互动,掌握表达爱与处理亲子矛盾的具体技巧。

三、活动流程设计

母亲节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1. 导入环节:爱的共鸣(10分钟)

  • 视频/诗歌导入:播放公益短片《妈妈洗脚》或朗诵诗歌《游子吟》,引发情感共鸣。
  • 讨论提问:“母亲为你做过最感动的事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故事,营造温暖氛围。
  • 2. 母亲节主题活动(20分钟)

  • (1)爱的表达
  • 手工制作:学生制作团扇、贺卡或绘画,融入对母亲的祝福(如“我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创意绘画)。
  • 书信传情:匿名朗读学生写给母亲的信,或现场连线母亲表达感恩。
  • (2)亲子互动游戏
  • “过河拆桥”:家长与孩子协作完成游戏,增强默契。
  • “默契问答”:提问母亲的生日、爱好等,测试亲子了解程度。
  • 3. 心理健康教育环节(25分钟)

  • (1)情绪认知与亲子关系
  • 案例分析:讨论青春期常见亲子矛盾(如学业压力、沟通障碍),分析情绪来源。
  • 角色扮演:模拟冲突场景(如母亲唠叨、孩子顶撞),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 (2)心理调适方法
  • 呼吸放松法:教授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焦虑的技巧。
  • 感恩日记:建议学生记录每日感恩小事,培养积极心态。
  • 4. 总结与行动(10分钟)

  • 集体承诺:学生写下“母亲节行动清单”(如每天拥抱妈妈、分担家务)。
  • 心理资源分享:推荐校内心理咨询渠道或心理健康书籍。
  • 班会总结
  • “母爱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学会感恩与表达,不仅能温暖他人,更能滋养自己的心灵。”

    四、活动亮点

    1. 融合性:将传统节日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增强活动的实用性与感染力。

    2. 互动性:通过手工、游戏、角色扮演等多形式调动参与感,避免说教式教育。

    3. 延续性:布置“21天感恩打卡”等长期任务,巩固班会成果。

    五、参考资源

  • PPT模板:使用“唯有母爱不可辜负”主题PPT,融入插画与互动问答。
  • 延伸阅读:推荐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心理学书籍《非暴力沟通》。
  • 通过此方案,学生不仅能深化对母爱的理解,还能掌握心理健康技能,实现情感成长与心理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