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毕业论文中期报告的通用模板及撰写要点,结合多所高校的官方要求,适用于理工科、文科、设计类等不同专业,具体内容可根据学科特点调整: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模板
(以日期:2025年03月29日为例)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学院/专业:XXX
指导教师:XXX
论文题目:XXX
一、研究课题简介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简要说明选题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例:“本研究针对XX领域的XX问题,旨在通过XX方法解决XX痛点,对推动XX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标与内容(明确核心问题及研究框架)
例:“通过实验验证XX模型的有效性,构建XX系统的功能模块。”
二、已完成工作及阶段性成果
1. 文献调研与理论准备
已查阅中英文文献XX篇,完成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搭建。
2. 实验/调研进展
理工科:完成XX实验设计,初步数据表明XX参数对结果影响显著。
文科:完成XX地区实地调研,整理访谈录音XX小时,形成编码体系。
设计类:通过XX软件完成原型设计,优化了XX功能模块。
3. 初稿撰写
已完成论文前3章(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约XX万字。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研究难点
例:实验数据波动较大,文献支撑不足,软件操作不熟练等。
2. 解决方案
数据问题:调整实验参数,增加重复试验次数。
文献不足:通过Web of Science、Springer等平台补充外文文献。
技术障碍:参加软件培训或向导师/同学请教。
四、后续工作计划
1. 短期安排(至2025年4月)
完成剩余实验/数据分析,优化模型/设计。
修改论文第4章(结果分析)初稿。
2. 中期安排(至2025年5月)
整合研究结论,撰写讨论与建议部分。
根据导师意见完成2-3次论文修改。
3. 长期安排(答辩前)
提交查重报告,准备答辩PPT及问答预演。
五、阶段性收获与体会
1. 学术能力提升
掌握了XX软件/研究方法,深化了对XX理论的理解。
2. 实践能力提升
学会团队协作处理复杂问题,独立完成XX技术难点突破。
注意事项
1. 格式规范:
按学校要求调整字体(如宋体小四)、行距(1.5倍)、页边距(2.5cm)。
2. 内容真实性:
避免夸大成果,需如实反映进度与困难。
3. 材料提交:
附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实验数据等支撑材料。
学科差异化调整建议

理工科:侧重实验步骤、数据图表、模型验证。
文科:强调理论框架、案例分析的逻辑性。
设计类:附设计草图、软件截图、用户反馈。
可根据所在高校的具体模板(如[北京化工大学附件2])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