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教育支援与疾控中心见习的双重实践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024年寒假,我参与了乡村支教志愿服务与疾控中心专业见习两项实践活动,旨在将课堂知识与现实需求结合,深化对社会问题的理解。选择这两项实践,一方面源于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专业见习提升公共卫生领域的实操能力。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1. 乡村支教志愿服务(地点:XX省XX县XX小学 | 时间:2024.1.10-1.25)
作为支教团队的一员,我负责三年级语文教学和课外活动组织。实践中发现,当地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例如,学校图书馆藏书不足200册,且多为陈旧教材。为改善这一状况,团队发起了图书捐赠活动,最终筹集到500余本适龄读物。
在教学中,我尝试将互动游戏融入课堂,如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古诗词,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部分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知有限,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唯一出路”。为此,团队多次组织家长座谈会,普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改变固有观念。
2. 疾控中心专业见习(地点:XX市疾控中心 | 时间:2024.2.1-2.15)
在疾控中心的检验科,我参与了水质检测与流感病毒样本分析工作。带教老师指导我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学习实验室安全规范。例如,处理生物安全Ⅱ级样本时,必须全程佩戴双层手套和防护面罩,这一细节让我深刻体会到公共卫生工作的严谨性。
我协助整理了2023年全市疫苗接种数据,发现城乡接种率差异显著(城市92% vs. 农村78%)。这一现象促使我思考基层卫生宣传的改进策略,例如通过短视频平台普及疫苗知识。
三、实践成果与反思
1. 成果展示
2. 个人成长
3. 问题与改进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的意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公共卫生工作不仅依赖技术,更需人文关怀。未来,我计划:
1. 深化专业学习:主攻流行病学方向,为基层疾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2. 延续志愿服务:与支教小学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3. 倡导社会参与:通过校园社团发起“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正如古语所言:“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段经历,更是一生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农村教育实践案例参考自[网页1][网页43];
2. 疾控中心见习细节源自[网页43][网页55];
3. 反思部分结合[网页74][网页64]的框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