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宣传活动和社区文化宣传内容的设计是提升居民归属感、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以下是结合多个案例和实践总结的要点:

一、社区宣传活动的核心内容
1. 理论政策普及
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法治宣传、公民道德教育等活动,如“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普法讲座、反诈宣传等,通过知识竞赛、快板、情景剧等形式提升参与度。
结合时政热点(如党的二十大、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组织居民学习政策文件,强化意识形态引导。
2. 文化传承与特色活动
传统曲艺与文化体验:如越剧、评弹等非遗表演,书法、剪纸等手工艺活动,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节日主题宣传:在春节、端午、重阳等节点,举办包粽子比赛、元宵灯会、敬老活动等,融入家风家训、孝廉文化等主题。
青少年教育:通过寒暑假的国防教育、科普实践(如消防演练、科学实验)、亲子课堂等,促进家庭与社区联动。
3. 健康与安全教育
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如消防、食品安全)、健康义诊、健身活动,并结合游戏闯关形式(如食品安全知识问答)提升趣味性。
推广科学养生知识,如老年健康饮食、慢性病管理。
4. 志愿公益服务
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助老助残、就业帮扶等活动,例如为困难家庭送温暖、组织社区招聘会。
通过“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励居民参与。
二、社区文化宣传的创新形式
1. 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活动信息,制作H5互动页面或短视频,扩大传播范围。
线下:设置宣传栏、黑板报、流动展板,举办社区读书会、道德讲堂、文艺汇演等。
2. 互动式体验设计
通过游戏化宣传(如食品安全闯关、法律知识问答)、手工艺DIY、沉浸式戏剧表演等吸引不同年龄段居民参与。
结合社区资源打造特色空间,如“孝廉文化广场”“科普体验馆”,增强文化浸润。
3. 品牌化与在地化结合
挖掘社区特色文化(如长顺社区的孝廉文化),通过评选“孝廉家庭”、编纂社区故事集、拍摄纪录片等方式形成品牌。
联合本地商家、学校、社会组织共同策划活动,例如非遗传承人进社区、企业赞助公益市集等。
4. 分层分类宣传策略
儿童青少年:开展兴趣课堂(绘画、编程)、科普实践营、阅读分享会。
中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如电商运营、职场礼仪)、亲子教育课程。
老年人:组织书画社、戏曲社、健身操队,开设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
三、典型案例参考
1. 荣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建立“理论宣讲学院”“口袋公园”等平台,开展多元化宣讲活动,并打造“梦想学堂”“圆梦助学”等志愿服务品牌。
2. 斜塘街道文化惠民活动
将法治宣传与评弹艺术结合,通过《除害》《调解》等评弹剧目普及法律知识。
3. 桃源社区食品安全宣传

设置游戏闯关环节,将知识点融入互动,提升居民参与热情。
四、注意事项
需求导向:活动设计需基于居民调研(如问卷、访谈),确保内容贴合实际需求。
资源整合:联动社区内外部资源(如共建单位、志愿者团队),降低活动成本并提升专业性。
持续性与反馈:建立长期活动机制(如月度读书会、季度文化节),并通过居民反馈优化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和形式的结合,社区宣传活动不仅能传递信息,更能构建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化生态,增强社区凝聚力。